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趋势 | 第13-15页 |
1.2.1 国内供应链成本管理及协调研究趋势 | 第13页 |
1.2.2 国外供应链成本管理及协调研究趋势 | 第13-14页 |
1.2.3 系统动力学法在供应链成本管理及协调研究趋势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15-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3.3 创新点 | 第16-18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8-29页 |
2.1 供应链成本管理 | 第18-20页 |
2.1.1 供应链战略成本管理概述 | 第18-19页 |
2.1.2 供应链管理成本划分 | 第19-20页 |
2.2 供应链库存管理的主要方式 | 第20-23页 |
2.2.1 传统库存模式的流程及特点 | 第21页 |
2.2.2 传统库存模式存在的弊端 | 第21-22页 |
2.2.3 VMI库存模式介绍 | 第22页 |
2.2.4 VMI的运作机理 | 第22-23页 |
2.2.5 实施VMI优点 | 第23页 |
2.3 系统动力学 | 第23-28页 |
2.3.1 系统动力学的起源与发展 | 第23-24页 |
2.3.2 系统动力学的定义 | 第24页 |
2.3.3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方法 | 第24-26页 |
2.3.4 Vensim PLE仿真软件 | 第26-28页 |
2.4 可行性分析 | 第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模型建立与仿真 | 第29-51页 |
3.1 T集团M事业部现状 | 第29-30页 |
3.1.1 T集团M事业部供应链成本的现状 | 第29-30页 |
3.1.2 T集团M事业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页 |
3.1.3 T集团M事业部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 第30页 |
3.2 确定系统边界 | 第30-31页 |
3.3 供应链因果反馈回路 | 第31-35页 |
3.3.1 传统库存模式供应链因果反馈回路 | 第31-33页 |
3.3.2 基于VMI模式供应链因果反馈回路 | 第33-35页 |
3.4 系统动力学模型假设条件 | 第35页 |
3.5 供应链系统流图 | 第35-40页 |
3.5.1 传统模式供应链流图 | 第35页 |
3.5.2 基于VMI模式供应链流图 | 第35-37页 |
3.5.3 成本系统流图 | 第37-40页 |
3.6 数据来源及设定 | 第40-42页 |
3.7 模型函数意义 | 第42-44页 |
3.7.1 传统供应链模型重要函数意义 | 第42-43页 |
3.7.2 基于VMI模型重要函数意义 | 第43-44页 |
3.8 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 | 第44-45页 |
3.8.1 极端检验 | 第44页 |
3.8.2 灵敏度检验 | 第44-45页 |
3.9 仿真结果 | 第45-49页 |
3.9.1 传统供应链与基于VMI模式供应链比较 | 第45-48页 |
3.9.2 基于VMI模式供应链的优化 | 第48-49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基于不公平关切和契约理论的VMI模式仿真研究 | 第51-60页 |
4.1 供应链契约理论 | 第51-52页 |
4.1.1 收益共享契约 | 第51页 |
4.1.2 批发价格契约 | 第51-52页 |
4.1.3 回购契约 | 第52页 |
4.1.4 数量折扣契约 | 第52页 |
4.2 供应链契约协调的作用 | 第52页 |
4.3 不公平关切理论概述 | 第52-53页 |
4.4 模型建立及仿真 | 第53-59页 |
4.4.1 引入不公平关切理论的VMI模型 | 第53-56页 |
4.4.2 不公平关切下收益共享契约VMI模型 | 第56-58页 |
4.4.3 不公平关切下利润调整型收益共享契约VMI模型 | 第58-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0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