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桥梁构造论文--上部结构论文--桥面铺装论文

活性粉末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受力特性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4页
        1.2.1 RPC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7页
            1.2.1.1 RPC力学性能研究第12-14页
            1.2.1.2 RPC耐久性能研究第14-15页
            1.2.1.3 RPC疲劳性能研究第15-17页
        1.2.2 桥面铺装研究现状第17-23页
            1.2.2.1 铺装层抗滑性能研究现状第19-20页
            1.2.2.2 铺装层结合面抗剪性能研究现状第20-23页
        1.2.3 RPC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第23-24页
    1.3 RPC桥面铺装研究存在的技术难点第24-25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第25-27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25页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第25-27页
2 原材料性能与试验方法第27-36页
    2.1 试验原材料及其基本性能第27-29页
        2.1.1 水泥第27页
        2.1.2 级配河砂第27-28页
        2.1.3 石英砂第28页
        2.1.4 硅灰第28-29页
        2.1.5 钢纤维第29页
        2.1.6 高效减水剂第29页
        2.1.7 试验用水第29页
    2.2 试验方法第29-35页
        2.2.1 流动性能测试方法第29-30页
        2.2.2 抗压强度方法第30-31页
        2.2.3 摩擦系数测试方法第31-33页
        2.2.4 RPC-NC粘结面抗剪测试方法第33页
        2.2.5 疲劳寿命测试方法第33-35页
    2.3 小结第35-36页
3 RPC-NC叠合板铺装层受力特性第36-52页
    3.1 工程概况第36-37页
    3.2 有限单元分析力学基础第37-39页
    3.3 桥梁整体模型分析第39-45页
        3.3.1 桥梁主体结构模型建立方法第39-40页
        3.3.2 桥梁主体结构荷载加载方法第40-43页
        3.3.3 桥梁主体结构应力分析第43-45页
    3.4 RPC-NC叠合桥面板实体模型分析第45-49页
        3.4.1 实体单元模型建立方法第45-47页
        3.4.2 实体单元模型荷载加载方法第47-49页
        3.4.3 实体单元模型应力分析第49页
    3.5 NC-NC叠合桥面板对比分析第49-51页
    3.6 结论第51-52页
4 RPC表面抗滑与叠合板抗剪性能研究第52-69页
    4.1 RPC表面抗滑性能研究方法第52-54页
        4.1.1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制备第52-53页
        4.1.2 不同钢纤维掺量对RPC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第53页
        4.1.3 RPC表面处理工艺第53-54页
    4.2 钢纤维掺量对RPC纵向抗滑性能的影响第54-55页
    4.3 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对RPC纵向抗滑性能的影响第55-57页
    4.4 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对RPC横向抗滑性能的影响第57-58页
    4.5 RPC-NC叠合结构抗剪性能第58-64页
        4.5.1 纯弯作用下叠合结构受力分析第58-61页
        4.5.2 跨中集中力作用下最大挠度分析第61-64页
    4.6 叠合面抗剪性试验方案第64-68页
        4.6.1 叠合结构制备及实验方案第64-65页
            4.6.1.1 C50普通混凝土制备第64页
            4.6.1.2 RPC-NC叠合试件制备第64-65页
        4.6.2 RPC-NC叠合试件破坏第65页
        4.6.3 RPC-NC抗剪强度第65-66页
        4.6.4 叠合试件应变变化第66-68页
    4.7 结论第68-69页
5 RPC单轴受压疲劳性能研究第69-77页
    5.1 RPC疲劳破坏形态第69-70页
    5.2 RPC疲劳试验结果分析第70-75页
        5.2.1 双对数疲劳方程第73-74页
        5.2.2 应力-寿命曲线拟合第74-75页
    5.3 RPC疲劳性能分析第75-76页
    5.4 结论第76-7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6.1 结论第77-78页
    6.2 前景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85-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小净距隧道岩石边坡地震动力响应特性与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地震动力响应规律与减震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