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力负荷的非侵入式辨识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NILMD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1 辨识特征量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NILMD算法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居民电力负荷的辨识特征量研究 | 第18-34页 |
2.1 辨识特征量定义 | 第18-22页 |
2.1.1 稳态功率增量 | 第18-19页 |
2.1.2 稳态电流谐波 | 第19页 |
2.1.3 暂态开关特性 | 第19-20页 |
2.1.4 功率时间特性 | 第20-22页 |
2.2 辨识特征量的试验研究 | 第22-31页 |
2.2.1 试验平台 | 第22-23页 |
2.2.2 数据采集 | 第23-24页 |
2.2.3 特征量提取 | 第24-31页 |
2.3 辨识特征量的实用化判据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非侵入负荷辨识分层分类算法研究 | 第34-48页 |
3.1 基于多源特征量的负荷快速分解算法 | 第34-39页 |
3.1.1 特征量提取算法 | 第34-35页 |
3.1.2 分层分类算法结构 | 第35-36页 |
3.1.3 快速分解算法设计 | 第36-39页 |
3.2 算例分析 | 第39-46页 |
3.2.1 单一典型负荷辨识 | 第40-42页 |
3.2.2 组合混合负荷辨识 | 第42-4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NILMD装置研制 | 第48-56页 |
4.1 硬件结构设计 | 第48-53页 |
4.1.1 电源供电模块 | 第48-49页 |
4.1.2 工业主板选型 | 第49页 |
4.1.3 NI数据采集卡 | 第49-50页 |
4.1.4 主机远程通讯 | 第50-51页 |
4.1.5 采样电路设计 | 第51-52页 |
4.1.6 安装固定方式 | 第52-53页 |
4.2 NILMD软件开发 | 第53-54页 |
4.3 功能测试 | 第54-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5.1 总结 | 第56页 |
5.2 展望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