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甘蓝型油菜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BnDGAT3)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9-15页
    1.1 植物三酰甘油组装过程第9-10页
    1.2 与植物三酰甘油合成相关的基因第10-13页
        1.2.1 调控植物脂肪酸合成的主要基因第10-11页
        1.2.2 调控三酰甘油组装过程的主要基因第11-13页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第2章 油菜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BnDGAT3)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5-27页
    2.1 实验材料第15页
    2.2 实验试剂第15页
    2.3 实验方法第15-18页
        2.3.1 油菜总RNA的提取第15页
        2.3.2 RNA质量检测第15-16页
        2.3.3 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第16页
        2.3.4 候选基因的选定与引物设计第16页
        2.3.5 目的片段的获得及测序第16-18页
        2.3.6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8页
    2.4 结果与分析第18-25页
        2.4.1 甘蓝型油菜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BnDGAT3)基因的克隆第18-19页
        2.4.2 测序结果的同源性比对第19-22页
        2.4.3 甘蓝型油菜油菜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BnDGAT3)的鉴定第22-23页
        2.4.4 对甘蓝型油菜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BnDGAT3)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3-25页
    2.5 小结与讨论第25-27页
第3章 BnDGAT3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研究第27-35页
    3.1 实验材料第27页
    3.2 试剂与仪器第27页
    3.3 方法第27-30页
        3.3.1 目的片段的T1质粒提取第27-28页
        3.3.2 引物设计第28页
        3.3.3 目的片段的纯化回收第28-29页
        3.3.4 目的片段与pyes2.0载体的双酶切及连接第29页
        3.3.5 质粒转化大肠杆菌第29页
        3.3.6 重组子PCR鉴定第29页
        3.3.7 酵母转化第29-30页
        3.3.8 酵母脂肪酸组分检测第30页
    3.4 结果分析第30-33页
        3.4.1 酵母表达载体构建第30-32页
        3.4.2 酵母转化第32页
        3.4.3 酵母脂肪酸组分测定第32-33页
    3.5 小结与讨论第33-35页
第4章 BnDGAT3基因在拟南芥中的表达研究第35-42页
    4.1 实验材料第35页
    4.2 试剂与仪器第35-36页
    4.3 方法第36-38页
        4.3.1 材料准备第36页
        4.3.2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第36-37页
        4.3.3 转大肠杆菌第37页
        4.3.4 重组子PCR鉴定第37页
        4.3.5 农杆菌转化第37-38页
        4.3.6 拟南芥花序侵染第38页
        4.3.7 脂肪酸成分分析第38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38-41页
        4.4.1 重组质粒与农杆菌转化子PCR检测第38-39页
        4.4.2 拟南芥抗性苗筛选第39页
        4.4.3 抗性苗PCR检测第39-40页
        4.4.4 拟南芥种子脂肪酸组分测定第40-41页
    4.5 小结与讨论第41-42页
第5章 油菜中BnDGAT3基因的表达研究及油菜种子品质分析第42-48页
    5.1 实验材料第42页
    5.2 试剂与仪器第42页
    5.3 方法第42-44页
        5.3.1 表达研究第42-43页
        5.3.2 油菜种子品种分析第43-44页
    5.4 结果与分析第44-46页
        5.4.1 BnDGAT3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分析第44页
        5.4.2 BnDGAT3基因在甘蓝型油菜种子不同时期的表达第44-45页
        5.4.3 BnDGAT3基因在甘蓝型油菜角果皮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第45页
        5.4.4 油菜种子品质分析第45-46页
    5.5 小结与讨论第46-48页
第6章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7页
附录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作者简介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杂交稻直播与移栽方式的产量、抗倒性和稻米品质研究
下一篇:双季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对三种早晚季搭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