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双季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对三种早晚季搭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影响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前言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3 关于水稻栽培方式的研究进展第11-18页
        1.3.1 育秧移栽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3.2 直播栽培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1.3.3 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第14-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21页
    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第18页
    2.2 试验设计第18-19页
    2.3 观测项目及方法第19-20页
        2.3.1 生育期第19页
        2.3.2 分蘖与成穗动态第19页
        2.3.3 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第19页
        2.3.4 产量及产量构成第19-20页
        2.3.5 经济效益第20页
    2.4 数据分析第20-2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1-31页
    3.1 栽培方式对早稻-再生稻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第21-25页
        3.1.1 栽培方式对早稻-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第21-22页
        3.1.2 栽培方式对早稻-再生稻经济效益的影响第22-25页
    3.2 栽培方式对早籼搭配晚季籼粳杂交稻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第25-28页
        3.2.1 栽培方式对早籼搭配晚季籼粳杂交稻产量的影响第25-26页
        3.2.2 栽培方式对早籼搭配晚季籼粳杂交稻经济效益的影响第26-28页
    3.3 栽培方式对早籼搭配晚粳稻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第28-31页
        3.3.1 栽培方式对早籼搭配晚粳稻产量的影响第28-29页
        3.3.2 栽培方式对早籼搭配晚粳稻经济效益的影响第29-31页
4 结论与讨论第31-35页
    4.1 栽培方式对早稻-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第31-32页
    4.2 栽培方式对早籼搭配晚季籼粳杂交稻模式的产量影响第32页
    4.3 栽培方式对早籼搭配晚粳稻模式的产量影响第32页
    4.4 栽培方式对早稻-再生稻经济效益的影响第32-33页
    4.5 栽培方式对早籼搭配晚季籼粳杂交稻模式经济效益的影响第33-34页
    4.6 栽培方式对早籼搭配晚粳稻模式经济效益的影响第34页
    4.7 需要进一步研究问题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41页
致谢第41-42页
作者简介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蓝型油菜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BnDGAT3)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
下一篇:改良剂对酸性土壤理化性状和烤烟生长与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