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压力传感器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论文安排 | 第14-16页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原理及二维标定实验 | 第16-23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原理 | 第16-17页 |
2.2.1 压阻效应 | 第16页 |
2.2.2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的结构 | 第16-17页 |
2.2.3 惠斯通电桥 | 第17页 |
2.3 实验装置介绍 | 第17-18页 |
2.4 温度传感器原理 | 第18-19页 |
2.5 温度标定实验 | 第19-22页 |
2.5.1 温度标定实验过程 | 第20-22页 |
2.5.2 测量数据分析 | 第2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传感器系统几个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 | 第23-49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恒流源供电 | 第23-28页 |
3.2.1 供电电源稳定性对电桥的影响 | 第23页 |
3.2.2 恒压源和恒流源供电分析 | 第23-25页 |
3.2.3 恒流源设计 | 第25-28页 |
3.3 温度补偿 | 第28-44页 |
3.3.1 温度漂移 | 第28页 |
3.3.2 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温度补偿 | 第28-39页 |
3.3.3 差分进化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温度补偿 | 第39-42页 |
3.3.4 补偿效果对比分析 | 第42-44页 |
3.4 非线性校正 | 第44-48页 |
3.4.1 非线性校正原理 | 第44页 |
3.4.2 曲线拟合 | 第44-46页 |
3.4.3 校正后的数据误差分析 | 第46-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49-59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系统设计 | 第49-50页 |
4.3 电源电路的设计 | 第50-51页 |
4.4 放大电路设计 | 第51-53页 |
4.5 单片机 | 第53-56页 |
4.5.1 单片机介绍 | 第53-54页 |
4.5.2 A/D转换电路设计 | 第54-55页 |
4.5.3 复位电路设计 | 第55-56页 |
4.6 显示模块 | 第56-57页 |
4.7 报警电路设计 | 第57-58页 |
4.8 串口电路 | 第58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测量系统的软件实现 | 第59-66页 |
5.1 引言 | 第59页 |
5.2 开发环境介绍 | 第59页 |
5.3 测量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9-62页 |
5.3.1 系统主程序 | 第59-60页 |
5.3.2 数据采集和A/D转换模块 | 第60-61页 |
5.3.3 数据处理模块 | 第61-62页 |
5.4 调试结果 | 第62-65页 |
5.4.1 硬件测试 | 第62-64页 |
5.4.2 软件测试 | 第64-6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总结 | 第66-67页 |
6.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