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1 议付的相关概念 | 第9-12页 |
| 1.1 议付 | 第9-10页 |
| 1.1.1 议付的定义 | 第9页 |
| 1.1.2 议付的特征 | 第9-10页 |
| 1.2 议付信用证 | 第10页 |
| 1.2.1 议付信用证的概念 | 第10页 |
| 1.2.2 议付信用证的分类 | 第10页 |
| 1.3 议付行 | 第10-12页 |
| 2 议付行的资格及其法律地位的各种理论学说 | 第12-18页 |
| 2.1 合格的议付行地位的确立 | 第12-14页 |
| 2.1.1 必须是被指定银行 | 第12页 |
| 2.1.2 必须购买汇票和/或单据 | 第12-13页 |
| 2.1.3 议付行为必须发生在应获偿付的银行工作日当天或之前 | 第13-14页 |
| 2.1.4 主观上必须是善意的 | 第14页 |
| 2.2 议付行法律地位的各种理论学说 | 第14-18页 |
| 2.2.1 议付行法律地位的理论之代理人说 | 第14-16页 |
| 2.2.2 议付行法律地位的理论之债权转移说 | 第16页 |
| 2.2.3 议付行法律地位的理论之票据关系说 | 第16-17页 |
| 2.2.4 议付行法律地位的结论之独特地位说 | 第17-18页 |
| 3 议付行的权利和义务 | 第18-24页 |
| 3.1 议付行的权利 | 第18-21页 |
| 3.1.1 议付行对受益人的权利 | 第18-20页 |
| 3.1.2 议付行对提单及提单项下货物的权利 | 第20-21页 |
| 3.2 议付行的义务 | 第21-24页 |
| 3.2.1 谨慎审单义务 | 第21-22页 |
| 3.2.2 及时通知义务 | 第22页 |
| 3.2.3 适时议付义务 | 第22-23页 |
| 3.2.4 善意行事义务 | 第23-24页 |
| 4 我国议付行法律地位立法的完善 | 第24-29页 |
| 4.1 信用证议付与出口押汇的比较 | 第24-27页 |
| 4.1.1 信用证议付与出口押汇的共同点 | 第24-25页 |
| 4.1.2 信用证议付与出口押汇的不同点 | 第25-26页 |
| 4.1.3 规范信用证议付与出口押汇的使用 | 第26-27页 |
| 4.2 国际国内议付行法律地位的立法现状 | 第27页 |
| 4.3 完善我国议付行法律地位立法的建议 | 第27-29页 |
| 结语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