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铝合金概述 | 第9-10页 |
1.1.1 6xxx系铝合金的基本性质 | 第9页 |
1.1.2 6xxx系铝合金的应用 | 第9-10页 |
1.2 6xxx系铝合金的析出相与强化机制 | 第10-13页 |
1.2.1 6xxx系铝合金的时效析出过程 | 第10-11页 |
1.2.2 6xxx系铝合金的强化机制 | 第11-13页 |
1.3 铝合金高温流变行为研究概述 | 第13-14页 |
1.4 铝合金轧制工艺研究概述 | 第14-15页 |
1.5 铝合金疲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1.5.1 铝合金疲劳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5.2 铝合金疲劳研究发展趋势 | 第16页 |
1.6 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实验过程及研究方法 | 第18-2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2.2 实验工艺 | 第18-20页 |
2.2.1 均匀化工艺 | 第18页 |
2.2.2 轧制工艺 | 第18-19页 |
2.2.3 单级时效处理方案 | 第19-20页 |
2.3 测试方法 | 第20-24页 |
2.3.1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0-23页 |
2.3.2 显微组织观察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合金板材变形行为及轧制工艺研究 | 第24-49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AlMgSiCu合金变形行为 | 第24-31页 |
3.2.1 热变形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 第24-27页 |
3.2.2 流变应力方程 | 第27-30页 |
3.2.3 显微组织分析 | 第30-31页 |
3.3 AlMgSiCuZr合金变形行为 | 第31-37页 |
3.3.1 热变形真应力-真应变分析 | 第31-32页 |
3.3.2 流变应力方程 | 第32-37页 |
3.4 AlMgSiCuZr合金轧制工艺研究 | 第37-48页 |
3.4.1 轧制速率对AlMgSiCuZr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7-42页 |
3.4.2 轧制温度对AlMgSiCuZr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2-48页 |
3.5 本章总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不同应力下Al-Mg-Si-Cu合金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行为 | 第49-59页 |
4.1 引言 | 第49页 |
4.2 不同应力水平下合金的S-N曲线 | 第49-54页 |
4.2.1 S-N曲线表达式 | 第49-50页 |
4.2.2 不同应力水平下S-N曲线 | 第50-54页 |
4.3 不同加载应力下疲劳断口形貌 | 第54-57页 |
4.3.1 低应力下疲劳断口形貌 | 第54-55页 |
4.3.2 高应力下疲劳断口形貌 | 第55-57页 |
4.4 不同加载应力下疲劳裂纹宏观扩展方向 | 第57页 |
4.5 本章总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时效状态对AlMgSiCu合金板材断裂性能及疲劳特性的影响 | 第59-71页 |
5.1 引言 | 第59页 |
5.2 Al-Mg-Si-Cu合金显微组织 | 第59-60页 |
5.3 Al-Mg-Si-Cu合金时效硬化 | 第60页 |
5.4 不同时效状态下Al-Mg-Si-Cu合金拉伸力学性能 | 第60-62页 |
5.4.1 力学性能 | 第60-61页 |
5.4.2 断口形貌分析 | 第61-62页 |
5.5 不同时效状态下Al-Mg-Si-Cu合金疲劳特性 | 第62-70页 |
5.5.1 不同时效状态下Al-Mg-Si-Cu合金疲劳寿命 | 第62-63页 |
5.5.2 不同时效状态下Al-Mg-Si-Cu合金断口形貌分析 | 第63-66页 |
5.5.3 疲劳过程中力学性能变化 | 第66-70页 |
5.6 本章总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