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缩略词 | 第4-7页 |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20页 |
1.1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 | 第11-13页 |
1.1.1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的基本特性 | 第11-12页 |
1.1.2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的生物学功能 | 第12-13页 |
1.2 植物SABATH转甲基酶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1 植物中的SABATH转甲基酶 | 第13页 |
1.2.2 植物SABATH转甲基酶的种类 | 第13-14页 |
1.2.3 植物SABATH转甲基酶的生物学功能 | 第14-15页 |
1.3 茉莉酸转甲基酶的生化特性 | 第15页 |
1.4 茉莉酸转甲基酶介导的信号途径 | 第15-17页 |
1.4.1 JA信号途径 | 第15-16页 |
1.4.2 SA信号途径 | 第16-17页 |
1.5 茉莉酸转甲基酶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1.6 茉莉酸转甲基酶在植物抗虫性中的作用 | 第18-19页 |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3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2页 |
2.1.1 供试植物 | 第20页 |
2.1.2 供试昆虫 | 第20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20-21页 |
2.1.4 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34页 |
2.2.1 植物处理 | 第22页 |
2.2.2 GhJMT1-2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22-28页 |
2.2.3 GhJMT1-2活性鉴定 | 第28-30页 |
2.2.4 挥发物收集 | 第30-31页 |
2.2.5 挥发物鉴定 | 第31页 |
2.2.6 棉花GhJMT1-2转甲基酶的表达谱分析 | 第31-32页 |
2.2.7 棉铃虫及其天敌的电生理反应 | 第32-33页 |
2.2.8 数据处理 | 第33-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52页 |
3.1 GhJMT1和GhJMT2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34-40页 |
3.1.1 GhJMT1和GhJMT2的基因克隆 | 第34-35页 |
3.1.2 GhJMT1和GhJMT2序列分析 | 第35-38页 |
3.1.3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第38-40页 |
3.2 GhJMT1和GhJMT2酶活性鉴定 | 第40-42页 |
3.2.1 GhJMT1和GhJMT2的原核表达 | 第40-41页 |
3.2.2 GhJMT1和GhJMT2的体外酶活性鉴定 | 第41-42页 |
3.3 激素诱导棉花挥发物的鉴定与分析 | 第42-46页 |
3.4 棉花GhJMT1和GhJMT2的表达谱分析 | 第46-48页 |
3.4.1 激素诱导GhJMT1和GhJMT2的表达谱分析 | 第46页 |
3.4.2 虫害诱导GhJMT1和GhJMT2的表达谱分析 | 第46-48页 |
3.5 棉铃虫及其天敌的触角电位反应 | 第48-52页 |
3.5.1 棉铃虫及其天敌中红侧沟茧蜂对茉莉酸甲酯的触角电位反应 | 第48-49页 |
3.5.2 棉铃虫及其天敌中红侧沟茧蜂对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 第49-52页 |
4 讨论 | 第52-59页 |
4.1 棉花GhJMT1和GhJMT2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52页 |
4.2 棉花茉莉酸转甲基酶GhJMT1和GhJMT2的活性鉴定 | 第52-53页 |
4.3 激素处理下挥发物的释放以及GhJMT1和GhJMT2的表达谱分析 | 第53-56页 |
4.4 GhJMT1和GhJMT2介导的寄主植物-害虫-天敌昆虫三级营养相互作用 | 第56-59页 |
5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附录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