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健次“路地三部曲”悲剧意识研究
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悲剧、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 | 第9-11页 |
二、日本文学中悲剧意识的特质举隅 | 第11-12页 |
三、日中两国对中上健次小说的研究概况 | 第12-16页 |
第一章 中上健次小说悲剧意识的形成 | 第16-24页 |
第一节 无法摆脱的部落民烙印 | 第16-19页 |
一、苦难的生命体验 | 第16-17页 |
二、部落民的历史跫音 | 第17-19页 |
第二节 来自福克纳的影响 | 第19-24页 |
一、福克纳小说中的现代悲剧精神 | 第20-21页 |
二、“日本的福克纳” | 第21-22页 |
三、悲剧性意蕴的独特言说 | 第22-24页 |
第二章 “路地三部曲”中的悲剧意象审美与文化批判 | 第24-36页 |
第一节 无路可逃的岬角 | 第24-29页 |
一、“岬角”意象的地形学 | 第24-25页 |
二、“岬角”意象的双重隐喻:命运与反抗 | 第25-29页 |
第二节 泥泞裹足的枯木滩 | 第29-32页 |
一、枯木滩里的命运陷阱 | 第30-31页 |
二、枯木滩失去土地的悲剧命运 | 第31-32页 |
第三节 时空的绝境 | 第32-36页 |
一、出走与回归 | 第32-34页 |
二、“路地”的走向 | 第34-36页 |
第三章 梦魇生存:人物形象的悲剧命运 | 第36-48页 |
第一节 秋幸的复仇与毁灭 | 第36-40页 |
一、审父与渎父:身份焦虑的宣泄 | 第36-39页 |
二、弑父:幻灭后的疯狂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浜村龙造的虚无一生 | 第40-42页 |
一、浑噩赌徒与家庭不可承受之重 | 第40-41页 |
二、过剩荷尔蒙与爱情不可承受之轻 | 第41页 |
三、冷酷父亲与血缘不可承受之绊 | 第41-42页 |
第三节 超越环境的挣扎 | 第42-48页 |
一、“哥哥”之死与美惠的发疯 | 第42-44页 |
二、母性的缺席 | 第44-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