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7-9页 |
1 商品化权概述 | 第9-13页 |
1.1 商品化与商品化权 | 第9-11页 |
1.1.1 什么是商品化? | 第9-10页 |
1.1.2 商品化权探源 | 第10-11页 |
1.2 商品化权内涵的界定 | 第11-13页 |
1.2.1 商品化权的概念 | 第11页 |
1.2.2 商品化权的分类 | 第11-13页 |
2 我国引入商品化权的论证 | 第13-21页 |
2.1 商品化权的正当性论证 | 第13-15页 |
2.1.1 劳动学说在商品化权领域的运用及反思 | 第13-14页 |
2.1.2 劳动学说对商品化权正当性的启示 | 第14-15页 |
2.2 商品化权存在的逻辑基础 | 第15-18页 |
2.2.1 真实人物商品化权适用人格权制度的偏差 | 第15-16页 |
2.2.2 虚拟角色商品化权适用知识产权制度的偏差 | 第16-18页 |
2.3 商品化权的性质归属 | 第18-21页 |
2.3.1 商品化权的新型知识产权说的反思 | 第18-19页 |
2.3.2 商品化权的无形财产权属性 | 第19-21页 |
3 构建我国商品化权的保护模式 | 第21-27页 |
3.1 外国商品化权保护模式的评析 | 第21-23页 |
3.1.1 商品化权的人格权制度保护模式 | 第21-22页 |
3.1.2 商品化权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模式 | 第22-23页 |
3.2 我国商品化权独立保护模式的阐述 | 第23-27页 |
3.2.1 将无形财产权利概念纳入民事权利体系中 | 第23-24页 |
3.2.2 在民事权利制度中设商品化权一编 | 第24-27页 |
4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1页 |
致谢 | 第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