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7-8页
一、 我国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现状第8-17页
    (一)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发展第8-9页
    (二) 我国否定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现状的形成第9-11页
        1、 立法不明确及司法解释扩大化第9-10页
        2、 新《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仍未突破第10-11页
    (三) 我国否定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弊端第11-13页
        1、 排除刑事被害人的实体权利第11-12页
        2、 违背公平理念第12页
        3、 有碍于被害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和打击犯罪行为第12-13页
    (四) 我国否定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因第13-17页
        1、 执行难第13-14页
        2、 双重处罚第14-15页
        3、 刑罚可以代替精神损害赔偿第15-17页
二、 对刑罚可以代替精神损害赔偿这一观点的反驳第17-24页
    (一) 性质方面—根本差异第17-18页
    (二) 目的方面—指向不同第18-19页
    (三) 功能方面—不可替代第19-23页
    (四) 刑罚不能代替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第23-24页
三、 境外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比较法考察第24-30页
    (一) 大陆法系第24-28页
        1、 法国法—最为慷慨第24-25页
        2、 德国法—保守严谨第25-26页
        3、 日本法—移植英美第26-27页
        4、 台湾地区—全面保护第27-28页
    (二) 英美法系第28-30页
        1、 英国法—相对宽松第28页
        2、 美国法—高额赔偿第28-30页
四、 我国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第30-35页
    (一)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第30-31页
    (二)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请求权人和赔偿义务人第31-32页
    (三)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程序第32页
    (四) 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的确定第32-35页
结论第35-36页
注释第36-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贿赂犯罪研究
下一篇:论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承租人和第三人的利益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