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淡紫拟青霉属简介 | 第10-11页 |
1.1.1 淡紫拟青霉概述 | 第10页 |
1.1.2 淡紫拟青霉属代谢产物 | 第10-11页 |
1.1.3 淡紫拟青霉属的生物防治作用 | 第11页 |
1.2 真菌色素 | 第11-14页 |
1.2.1 真菌色素概述 | 第11-12页 |
1.2.2 真菌色素的特性 | 第12-13页 |
1.2.3 真菌色素的分离方法 | 第13-14页 |
1.2.3.1 层析法 | 第13页 |
1.2.3.2 其他方法 | 第13-14页 |
1.2.4 淡紫拟青霉色素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 真菌多糖 | 第14-16页 |
1.3.1 真菌多糖概述 | 第14-15页 |
1.3.2 真菌多糖的特性 | 第15页 |
1.3.3 真菌多糖的分离方法 | 第15-16页 |
1.3.4 淡紫拟青霉多糖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4 抗氧化性 | 第16-18页 |
1.4.1 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 第16-17页 |
1.4.2 清除自由基反应原理 | 第17-18页 |
1.4.2.1 羟基自由基 | 第17页 |
1.4.2.2 超氧阴离子 | 第17-18页 |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胞外色素的分离提取和稳定性 | 第20-30页 |
2.1 前言 | 第20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20-22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0-21页 |
2.2.3 实验试剂 | 第21-2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2.3.1 培养基配置 | 第22-23页 |
2.3.2 菌株培养 | 第23页 |
2.3.3 分离提取色素的方法 | 第23-24页 |
2.3.3.1 发酵液预处理 | 第23页 |
2.3.3.2 树脂的预处理 | 第23页 |
2.3.3.3 树脂的静态吸附 | 第23页 |
2.3.3.4 树脂的静态解析 | 第23-24页 |
2.3.3.5 其它参数对吸附和解析的影响 | 第24页 |
2.3.4 胞外色素稳定性的测定 | 第24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4-27页 |
2.4.1 树脂吸附的影响 | 第24-26页 |
2.4.1.1 不同树脂对色素吸附效果的比较 | 第24-25页 |
2.4.1.2 D301T 树脂使用不同比例吸附效果的比较 | 第25-26页 |
2.4.2 树脂解析的影响 | 第26-27页 |
2.4.2.1 使用不同解析剂解析效果的比较 | 第26页 |
2.4.2.2 不同浓度乙醇作为解析剂对 D301T 树脂解析效果的影响 | 第26-27页 |
2.4.3 胞外色素的稳定性 | 第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30页 |
第三章 抗氧化性的研究 | 第30-46页 |
3.1 前言 | 第30页 |
3.2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3.2.1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30-31页 |
3.2.3 实验试剂 | 第31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3.3.1 抗氧化性测试样品的提取 | 第31-33页 |
3.3.1.1 胞外色素样品的提取 | 第31-32页 |
3.3.1.2 胞外多糖样品的提取 | 第32页 |
3.3.1.3 胞外代谢物样品的提取 | 第32页 |
3.3.1.4 胞内代谢物样品的提取 | 第32-33页 |
3.3.2 抗氧化性的测定 | 第33页 |
3.3.2.1 清除羟基自由基(·OH)活性的测定 | 第33页 |
3.3.2.2 清除超氧阴离子(O_2~-·)活性的测定 | 第33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33-44页 |
3.4.1 各测试样品的提取 | 第33-34页 |
3.4.1.1 胞外色素 | 第33-34页 |
3.4.1.2 胞外多糖 | 第34页 |
3.4.1.3 胞外代谢物 | 第34页 |
3.4.1.4 胞内代谢物 | 第34页 |
3.4.2 各测试样品的抗氧化性 | 第34-44页 |
3.4.2.1 胞外色素的抗氧化性 | 第35-36页 |
3.4.2.2 胞外多糖的抗氧活性 | 第36-37页 |
3.4.2.3 胞外代谢物的抗氧化性 | 第37-38页 |
3.4.2.4 胞内代谢物的抗氧化性 | 第38-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杀虫效果的研究 | 第46-54页 |
4.1 前言 | 第46页 |
4.2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4.2.1 实验材料 | 第46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46-47页 |
4.2.3 实验试剂 | 第47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4.3.1 菌体培养 | 第47-48页 |
4.3.1.1 平板固体培养 | 第47页 |
4.3.1.2 液体发酵培养 | 第47-48页 |
4.3.2 淡紫拟青霉 TD16 对根结线虫抑制效果探究实验 | 第48页 |
4.3.2.1 发酵液侵染实验 | 第48页 |
4.3.2.2 菌丝侵染实验 | 第48页 |
4.3.3 淡紫拟青霉 TD16 对蚜虫抑制效果探究实验 | 第48-49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9-52页 |
4.4.1 淡紫拟青霉 TD16 对根结线虫的抑制效果 | 第49-51页 |
4.4.2 淡紫拟青霉 TD16 对蚜虫的抑制效果 | 第51-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