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一、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一、 国外研究概述 | 第14页 |
二、 国内研究概述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新能源产业政策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17-22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17-18页 |
一、 产业政策的概念 | 第17页 |
二、 新能源产业的概念与界定 | 第17-18页 |
第二节 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一、 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 第18-19页 |
二、 产业政策的内容 | 第19-20页 |
三、 产业政策的特征 | 第20页 |
四、 产业政策的实施方法 | 第20-22页 |
第三章 苏通科技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政策分析 | 第22-32页 |
第一节 园区新能源产业概况 | 第22-24页 |
一、 苏通科技产业园基本概况 | 第22-23页 |
二、 苏通科技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发展重点 | 第23页 |
三、 苏通科技产业园新能源产业未来发展方向 | 第23-24页 |
第二节 苏通科技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 第24-27页 |
一、 苏通科技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势 | 第24-26页 |
二、 苏通科技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劣势 | 第26页 |
三、 苏通科技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 | 第26-27页 |
四、 苏通科技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挑战 | 第27页 |
第三节 苏通科技产业园新能源产业扶持政策 | 第27-29页 |
一、 产业引导政策 | 第28页 |
二、 配套保障政策 | 第28-29页 |
三、 财政扶持政策 | 第29页 |
第四节 苏通科技产业园新能源产业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2页 |
一、 产业发展规划不够全面 | 第29-30页 |
二、 公共配套服务不完善 | 第30页 |
三、 政策优惠缺乏针对性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国内外新能源产业政策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32-40页 |
第一节 国外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32-37页 |
一、 欧洲发展新能源产业政策 | 第32页 |
二、 美国发展新能源的产业政策 | 第32-34页 |
三、 日本发展新能源产业政策 | 第34-35页 |
四、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第35-37页 |
第二节 国内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37-40页 |
一、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新能源的产业政策 | 第37页 |
二、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新能源的产业政策 | 第37-39页 |
三、 苏州和常州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完善苏通科技产业园新能源产业政策的若干建议 | 第40-44页 |
第一节 加强新能源产业规划 | 第40-41页 |
一、 加强新能源产业研究 | 第40页 |
二、 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政策的配套措施 | 第41-42页 |
一、 提升创新能力,构筑创新体系 | 第41页 |
二、 完善新能源产业服务体系,优化行政服务 | 第41-42页 |
三、 完善管理机制 | 第42页 |
第三节 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优惠和支持力度 | 第42-44页 |
一、 税费优惠政策 | 第42-43页 |
二、 金融支持政策 | 第43页 |
三、 支持奖励政策 | 第43-44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44-45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44页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9-50页 |
附件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