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概述 | 第15-24页 |
2.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 第15-18页 |
2.1.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的背景和缘由 | 第15-16页 |
2.1.2 “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2.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2.2.1 人的活动及能力的全面发展 | 第18-19页 |
2.2.2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 第19页 |
2.2.3 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 第19-20页 |
2.3 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路径 | 第20-24页 |
2.3.1 物质基础:充分发展生产力 | 第20-21页 |
2.3.2 社会条件:消灭分工和私有制 | 第21-22页 |
2.3.3 根本保障:足够的自由时间 | 第22页 |
2.3.4 重要途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 第22-24页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第24-35页 |
3.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理论渊源 | 第24-28页 |
3.1.1 古希腊时期关于人的研究 | 第24-25页 |
3.1.2 文艺复兴时期关于人的研究 | 第25-27页 |
3.1.3 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关于人的研究 | 第27-28页 |
3.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第28-31页 |
3.2.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萌芽时期 | 第28-29页 |
3.2.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 第29-30页 |
3.2.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成熟时期 | 第30-31页 |
3.3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探索 | 第31-35页 |
3.3.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探索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3.3.2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探索 | 第32页 |
3.3.3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探索 | 第32-33页 |
3.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探索 | 第33-35页 |
第4章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 第35-41页 |
4.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五大发展理念进程中的作用 | 第35-36页 |
4.1.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当代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作用 | 第35-36页 |
4.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五大发展理念实践中的意义 | 第36页 |
4.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价值体现 | 第36-38页 |
4.2.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论依据 | 第37页 |
4.2.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现实作用 | 第37-38页 |
4.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的价值 | 第38-41页 |
4.3.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的理论价值 | 第38-39页 |
4.3.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的实践作用 | 第39-41页 |
第5章 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作者简介 | 第45-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