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烷氧基富勒醇的合成与超分子组装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38页
    1.1 引言第10-12页
    1.2 富勒烯衍生物的合成第12-20页
        1.2.1 富勒烯的结构与性质第12页
        1.2.2 富勒烯的反应第12-13页
            1.2.2.1 氧化与还原反应第12-13页
            1.2.2.2 亲核加成与环加成反应第13页
        1.2.3 水溶性富勒烯衍生物的合成第13-20页
            1.2.3.1 化学修饰富勒烯衍生物的合成第13-17页
            1.2.3.2 包合类富勒烯衍生物的合成第17-18页
            1.2.3.3 两亲性富勒烯衍生物的合成第18-20页
    1.3 多羟基富勒醇的合成第20-24页
        1.3.1 溴代富勒烯的碱性反应法第21-22页
        1.3.2 酸法合成第22-23页
        1.3.3 TBAH催化碱法合成第23页
        1.3.4 硼氢化钾反应法第23页
        1.3.5 聚乙二醇(PEG)催化反应法第23页
        1.3.6 钾反应法第23-24页
    1.4 富勒烯的超分子化学第24-31页
        1.4.1 超分子化学第24页
        1.4.2 氢键作用以及组装体第24-26页
        1.4.3 富勒烯的主客体化学第26-29页
            1.4.3.1 富π电子化合物的超分子组装第26页
            1.4.3.2 基于环糊精研究的超分子组装第26-29页
        1.4.4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组装体的制备方法第29-31页
    1.5 C_(60)及衍生物的生物活性与应用第31-36页
        1.5.1 癌症治疗第31-33页
            1.5.1.1 免疫法第31-32页
            1.5.1.2 光动力法第32-33页
        1.5.2 基因与药物载体第33-34页
            1.5.2.1 基因载体第33-34页
            1.5.2.2 药物载体第34页
        1.5.3 抗菌作用第34-35页
        1.5.4 与酶作用第35-36页
    1.6 选题目的与意义第36-38页
第二章 烷氧基富勒醇的合成与提纯第38-62页
    2.1 引言第38页
    2.2 实验部分第38-45页
        2.2.1 实验试剂与原料第38-39页
        2.2.2 溴代富勒烯的合成第39页
        2.2.3 乙氧基富勒醇的合成与纯化第39-44页
            2.2.3.1 乙氧基富勒醇的合成第39-40页
            2.2.3.2 乙氧基富勒醇的纯化第40-41页
            2.2.3.3 乙氧基富勒醇的放大实验第41页
            2.2.3.4 乙氧基富勒醇的晶体培养第41-44页
        2.2.4 甲氧基富勒醇的合成与纯化第44-45页
            2.2.4.1 甲氧基富勒醇的合成第44页
            2.2.4.2 甲氧基富勒醇的纯化第44-45页
    2.3 分析与测试第45-47页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第45-46页
        2.3.2 核磁共振(NMR)波谱法第46页
        2.3.4 热重(TG-DTG)分析第46页
        2.3.5 EDS能谱测试第46页
        2.3.6 元素分析第46页
        2.3.7 飞行时间质谱(TOF-MS)测试第46页
        2.3.8 偏光显微镜测试第46页
        2.3.9 扫描电子电镜(SEM)第46页
        2.3.10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第46页
        2.3.11 动态光散射(DLS)测试第46页
        2.3.12 XRD测试第46-47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47-59页
        2.4.1 溴代富勒烯的表征与分析第47-49页
            2.4.1.1 FT-IR分析第47页
            2.4.1.2 EDS能谱分析第47-48页
            2.4.1.3 TG-DTG分析第48-49页
        2.4.2 乙氧基富勒醇的表征与分析第49-54页
            2.4.2.1 ~1H-NMR分析第49-50页
            2.4.2.2 重水交换确定羟基的位置第50-51页
            2.4.2.3 FT-IR分析第51页
            2.4.2.4 元素分析第51-52页
            2.4.2.5 TOF-MS分析第52页
            2.4.2.6 TG分析第52-53页
            2.4.2.7 晶体分析第53-54页
        2.4.3 甲氧基富勒醇的表征与分析第54-58页
            2.4.3.1 ~1H NMR分析第54-55页
            2.4.3.2 重水交换确定羟基的位置第55-56页
            2.4.3.3 FT-IR分析第56-57页
            2.4.3.4 元素分析第57页
            2.4.3.5 TOF-MS分析第57-58页
            2.4.3.6 TG分析第58页
        2.4.4 溶解性分析第58-59页
    2.5 小结第59-62页
第三章 侨联双β-环糊精主体分子的制备第62-72页
    3.1 引言第62页
    3.2 实验部分第62-65页
        3.2.1 实验试剂与原料第62-63页
        3.2.2 聚β-环糊精的合成第63-64页
        3.2.3 二硒化双苯甲酰基侨联双β-环糊精的合成第64-65页
            3.2.3.1 4,4-二硒化双苯甲酸的合成第64-65页
            3.2.3.2 二硒化双苯甲酰基侨联双β-环糊精的合成第6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5-71页
        3.3.1 聚β-环糊精的表征与分析第65-69页
            3.3.1.1 FT-IR分析第65-66页
            3.3.1.2 XRD分析第66-67页
            3.3.1.3 分子量测定第67-69页
        3.3.2 二硒化双苯甲酰基侨联双β-环糊精的表征与分析第69-71页
            3.3.2.1 二硒化双苯甲酸的~1H-NMR分析第69页
            3.3.2.2 二硒化双苯甲酰基桥联双β-环糊精的~1H-NMR分析第69-71页
    3.4 小结第71-72页
第四章 烷氧基富勒醇的超分子组装第72-80页
    4.1 引言第72页
    4.2 实验部分第72-73页
        4.2.1 实验试剂与原料第72页
        4.2.2 乙氧基富勒醇的超分子组装第72-73页
            4.2.2.1 与聚β-环糊精的超分子组装第72页
            4.2.2.2 与二硒化侨联双β-环糊精的超分子组装第72-73页
        4.2.3 甲氧基富勒醇的超分子组装第7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3-79页
        4.3.1 与聚β-环糊精超分子组装的表征与分析第73-76页
            4.3.1.1 FT-IR分析第73-74页
            4.3.1.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第74-76页
            4.3.1.3 粒径形貌分析第76页
        4.3.2 与二硒化侨联双β-环糊精的超分子组装第76-79页
            4.3.2.1 FT-IR分析第77页
            4.3.2.2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第77-78页
            4.3.2.3 粒径形貌分析第78-79页
    4.4 小结第79-80页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92页
致谢第92-9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b-TiO2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机理的研究
下一篇:钴基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