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手机APP的设计研究--以“汉绣”艺术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7页
    1.1 选题的研究意义第8-13页
        1.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1.1.2 国内外数字化传播的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 研究基础和条件第13-17页
        1.2.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汉绣第13-15页
        1.2.2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第15-17页
第2章 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播与传承第17-21页
    2.1 传统文化的内涵第17-18页
    2.2 传统文化的保护:采集、加工、留存第18-19页
        2.2.1 传统文化的信息化采集第18页
        2.2.2 传统文化的数据加工第18页
        2.2.3 传统文化的视觉化留存第18-19页
    2.3 传统文化的传播:互联网、移动媒体第19页
        2.3.1 互联网传播第19页
        2.3.2 移动媒体传播第19页
    2.4 传统文化的传承:博物馆、艺术馆、传习所第19-21页
        2.4.1 “非遗”博物馆第19-20页
        2.4.2 “非遗”艺术馆第20页
        2.4.3 “非遗”传习所第20-21页
第3章 “非遗-汉绣APP”设计中的形式与内容第21-33页
    3.1 “汉绣”的数字采集与数字制造第21-24页
        3.1.1 “汉绣”的数字采集-田野调查第21-23页
        3.1.2 “汉绣”的数字制造-受众诉求第23-24页
    3.2 “汉绣”的数字化传播第24-29页
        3.2.1 文字化传播第24-26页
        3.2.2 图像化传播第26-28页
        3.2.3 音像化传播第28-29页
    3.3 “汉绣”在新媒体上的传播呈现第29-30页
        3.3.1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对比第29-30页
    3.4 “汉绣”在手机界面的呈现第30-31页
    3.5 界面跳转设置(交互设计)第31-33页
第4章 “汉绣APP”的设计实践研究第33-41页
    4.1 “汉绣APP”的设计背景与定位第33-34页
        4.1.1 设计背景和初衷第33页
        4.1.2 “汉绣APP”的主要内容第33页
        4.1.3 “汉绣APP”的设计思路第33-34页
    4.2 “汉绣APP”的系统设计第34-35页
        4.2.1 “汉绣APP”的基本框架第34页
        4.2.2 “汉绣APP”的版块设置依据第34页
        4.2.3 “汉绣APP”的布局模式第34-35页
    4.3 “汉绣APP”的创新形态设计第35-38页
        4.3.1 “社区化”模式初探第35-36页
        4.3.2 基于虚拟界面的猜想第36页
        4.3.3 MR与“非遗-汉绣”第36-38页
    4.4 “汉绣APP”设计研发的商业性第38-40页
    4.5 “汉绣APP”的总结与展望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附录第45-49页
    附录I:调查问卷(一)第45-46页
    附录II:调查问卷(二)第46-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性化音乐推荐系统的设计和研究
下一篇:铁路室外信号设备模拟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