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7-23页 |
1 稻瘟菌与稻瘟病 | 第7-8页 |
2 稻瘟菌的侵染循环 | 第8-19页 |
2.1 植物防御反应的研究 | 第10-19页 |
2.1.1 植物免疫反应 | 第10-11页 |
2.1.2 PAMP诱导的防御反应 | 第11-12页 |
2.1.2.1 鞭毛蛋白flg22介导的PTI反应 | 第11页 |
2.1.2.2 几丁质(chitin)介导的PTI反应 | 第11-12页 |
2.1.2.3 PGN(peptidoglycan)介导的PTI反应 | 第12页 |
2.1.3 效应因子诱导的防御反应 | 第12-19页 |
2.1.3.1 效应子的一般特征 | 第13页 |
2.1.3.2 细菌效应子研究 | 第13-14页 |
2.1.3.3 卵菌效应子研究 | 第14-15页 |
2.1.3.4 真菌效应子研究 | 第15-19页 |
2.1.4 PTI与ETI | 第19页 |
3. 荧光标记蛋白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 | 第19-22页 |
3.1 绿色荧光蛋白 | 第20-21页 |
3.2 红色荧光蛋白 | 第21页 |
3.3 黄色荧光蛋白 | 第21-22页 |
4.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22-23页 |
二.材料方法 | 第23-33页 |
2.1 分泌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3页 |
2.2 分泌蛋白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第23-27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3-24页 |
2.2.2 引物设计与PCR产物回收 | 第24页 |
2.2.3 亚细胞定位载体构建 | 第24-25页 |
2.2.4 烟草系统瞬时表达分析 | 第25-26页 |
2.2.5 水稻原生质体系统瞬时表达分析 | 第26-27页 |
2.3 基因表达分析 | 第27-29页 |
2.3.1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2.3.2 RNA提取与逆转录 | 第27-28页 |
2.3.3 荧光定量PCR方法 | 第28-29页 |
2.4 融合蛋白抑制和诱导细胞死亡 | 第29-30页 |
2.4.1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2.4.2 侵染接种与表型观察 | 第30页 |
2.5 蛋白分泌功能试验 | 第30-33页 |
2.5.1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2.5.2 载体构建 | 第31页 |
2.5.3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三.结果分析 | 第33-47页 |
3.1 分泌蛋白亚细胞定位位置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 第33-34页 |
3.2 预测定位于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的候选效应蛋白的实验验证 | 第34-39页 |
3.3 候选效应子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9-41页 |
3.4 候选效应蛋白诱导和抑制细胞死亡分析 | 第41-44页 |
3.5 部分候选效应子的分泌功能研究 | 第44-47页 |
四.讨论 | 第47-51页 |
4.1 稻瘟菌候选效应子的筛选策略 | 第47-49页 |
4.2 稻瘟菌候选效应子推测及后续的功能研究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附录 | 第58-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