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茄果类论文--辣椒论文

西南地区辣椒种质资源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缩略语表第10-13页
1. 文献综述第13-22页
    1.1 辣椒种质资源第13页
    1.2 辣椒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第13-16页
        1.2.1 辣椒形态遗传多样性第14页
        1.2.2 辣椒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第14-16页
    1.3 辣椒营养品质的研究第16-18页
        1.3.1 维生素C的研究第16页
        1.3.2 辣椒碱的研究第16-17页
        1.3.3 辣椒红素的研究第17-18页
    1.4 辣椒光合特性的研究第18页
    1.5 辣椒疫病的研究第18-20页
        1.5.1 辣椒疫病第18-19页
        1.5.2 辣椒对辣椒疫霉菌的抗性第19页
        1.5.3 辣椒疫病的鉴定方法第19-20页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技术路线第20-22页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1.6.2 技术路线第21-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37页
    2.1 材料第22-26页
        2.1.1 试验材料第22-24页
        2.1.2 菌株材料第24页
        2.1.3 SSR引物第24-26页
    2.2 方法第26-36页
        2.2.1 植物学性状调查第26-27页
        2.2.2 营养品质测定第27-30页
            2.2.2.1 维生素C含量测定第27-28页
            2.2.2.2 辣椒碱含量测定第28-30页
            2.2.2.3 辣椒红素测定第30页
        2.2.3 熟性和光合特性调查第30-31页
        2.2.4 疫病抗性鉴定第31-34页
            2.2.4.1 辣椒育苗第31-32页
            2.2.4.2 培养基制备第32页
            2.2.4.3 接种及抗性鉴定第32-34页
        2.2.5 遗传多样性分析第34-36页
            2.2.5.1 辣椒叶片基因组DNA提取第34页
            2.2.5.2 SSR-PCR扩增体系及程序第34-35页
            2.2.5.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第35-36页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6-3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7-57页
    3.1 植物学性状第37-47页
        3.1.1 辣椒数量性状第37页
        3.1.2 辣椒质量性状第37-40页
        3.1.3 植物学性状主成分分析第40-42页
        3.1.4 主要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第42-43页
        3.1.5 植物学性状聚类分析第43-47页
    3.2 辣椒营养品质分析第47-48页
    3.3 环境因素对Vc和辣椒碱含量的影响第48页
    3.4 辣椒熟性和光合特性分析第48-49页
    3.5 疫病抗性鉴定结果第49-52页
        3.5.1 离体叶片鉴定结果第49-50页
        3.5.2 营养液-游动孢子灌根法鉴定结果第50-52页
    3.6 分子标记多样性分析第52-57页
        3.6.1 DNA检测第52-53页
        3.6.2 引物筛选结果第53-54页
        3.6.3 SSR标记多态性分析第54-56页
        3.6.4 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第56-57页
4. 讨论第57-61页
    4.1 辣椒植物学性状第57-58页
    4.2 辣椒营养品质第58-59页
    4.3 辣椒光合特性第59页
    4.4 疫病抗性鉴定第59页
    4.5 SSR标记分析辣椒遗传多样性第59-60页
    4.6 植物学性状和SSR标记聚类结果比较第60-61页
5. 结论第61-64页
    5.1 辣椒形态特征评价第61页
    5.2 辣椒营养品质评价第61-62页
    5.3 辣椒生理特征评价第62页
    5.4 辣椒疫病抗性评价第62-63页
    5.5 辣椒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评价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栽植密度对黄果柑光合特性的影响及其光响应机制研究
下一篇:黑莓RuTT12-1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