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7页 |
1.1 CO和CH_4催化氧化 | 第10-12页 |
1.2 A_2B_2O_7烧绿石型复合氧化物研究的概况 | 第12-20页 |
1.2.1 烧绿石型锡酸盐复合氧化物结构和性能研究 | 第13-16页 |
1.2.2 烧绿石型锡酸盐复合氧化物在催化氧化领域的研究 | 第16-19页 |
1.2.3 烧绿石型复合氧化物(A_2B_2O_7)中A位和B位取代的研究 | 第19页 |
1.2.4 烧绿石型复合氧化物(A_2B_2O_7)作为载体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单层分散理论的研究概况 | 第20-25页 |
1.3.1 单层分散理论在催化方面的运用 | 第22-24页 |
1.3.2 γ-Al_2O_3载体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 第24-25页 |
1.3.3 Y_2Sn_2O_7分散在 γ-Al_2O_3载体表面研究意义 | 第25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25-27页 |
第2章 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 | 第27-33页 |
2.1 实验仪器和原料 | 第27-28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7页 |
2.1.2 主要的化学试剂 | 第27-28页 |
2.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28-30页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0-33页 |
2.3.1 X射线衍射(XRD) | 第30页 |
2.3.2 N_2吸附脱附测试(N_2-BET) | 第30页 |
2.3.3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第30-31页 |
2.3.4 CO程序升温脱附(CO-TPD) | 第31页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第31-32页 |
2.3.6 红外光谱(FT-IR) | 第32页 |
2.3.7 拉曼光谱(Raman) | 第32页 |
2.3.8 扫描和透射电镜(SEM和TEM) | 第32-33页 |
第3章 水热法合成介孔烧绿石型La_2Sn_2O_7复合氧化物:新型高活性、高稳定性的Pd载体材料 | 第33-51页 |
3.1 催化剂制备 | 第33-35页 |
3.1.1 共沉淀法合成La_2Sn_2O_7复合氧化物 | 第33-34页 |
3.1.2 溶胶凝胶法合成La_2Sn_2O_7复合氧化物 | 第34页 |
3.1.3 水热法合成La_2Sn_2O_7复合氧化物 | 第34页 |
3.1.4 浸渍法合成 1%Pd/La_2Sn_2O_7催化剂 | 第34-35页 |
3.2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35-49页 |
3.2.11%Pd/La_2Sn_2O_7和La_2Sn_2O_7催化剂CO活性测试 | 第35-36页 |
3.2.2 La_2Sn_2O_7催化剂XRD和N2吸附脱附测试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3.2.3 La_2Sn_2O_7催化剂SEM和TEM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3.2.4 La_2Sn_2O_7催化剂FTIR结果分析 | 第42-43页 |
3.2.5 La_2Sn_2O_7催化剂XPS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3.2.6 La_2Sn_2O_7催化剂H_2-TPR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3.2.7 1%Pd/La_2Sn_2O_7催化剂CO-TPD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3.2.8 1%Pd/La_2Sn_2O_7催化剂STEM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3.2.9 1%Pd/La_2Sn_2O_7-HT催化剂抗水性能测试 | 第48-4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介孔烧绿石型复合氧化物A位和B位部分取代催化剂的合成及CO和CH_4催化氧化性能 | 第51-80页 |
4.1 催化剂制备 | 第51-52页 |
4.1.1 A位取代A_2Sn_2O_7(A=Y, Pr, Sm)复合氧化物的合成及浸渍法合成1%Pd/A_2Sn_2O_7催化剂 | 第51-52页 |
4.1.2 B位部分取代Y_2Sn_2O_7合成Y_2(Sn_(0.7)M_(0.3))_2O_7复合氧化物 | 第52页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2-79页 |
4.2.1 A位取代的A_2Sn_2O_7(A=Y, Pr, Sm)催化剂结果分析 | 第52-69页 |
4.2.1.1 A_2Sn_2O_7催化剂XRD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4.2.1.2 A_2Sn_2O_7和 1%Pd/ A_2Sn_2O_7催化剂CO活性测试 | 第53-54页 |
4.2.1.3 A_2Sn_2O_7催化剂N2吸附脱附曲线结果分析 | 第54-55页 |
4.2.1.4 1%Pd/ A_2Sn_2O_7催化剂CO-TPD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4.2.1.5 Y_2Sn_2O_7催化剂XRD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4.2.1.6 Y_2Sn_2O_7催化剂H_2-TPR结果分析 | 第58-59页 |
4.2.1.7 Y_2Sn_2O_7和 1%Pd/Y_2Sn_2O_7催化剂CO活性测试 | 第59-60页 |
4.2.1.8 Y_2Sn_2O_7和 1%Pd/ Y_2Sn_2O_7催化剂N_2吸附脱附曲线测试分析 | 第60-62页 |
4.2.1.9 Y_2Sn_2O_7催化剂SEM和TEM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4.2.1.10 Y_2Sn_2O_7催化剂的Raman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4.2.1.11 1%Pd/ Y_2Sn_2O_7催化剂CO-TPD和STEM-Mapping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4.2.1.12 1%Pd/Y_2Sn_2O_7-HT催化剂抗水性能测试 | 第68-69页 |
4.2.2 B位部分取代Y_2Sn_2O_7催化剂结果讨论 | 第69-79页 |
4.2.2.1 Y_2(Sn_(0.7)M_(0.3))_2O_7催化剂XRD结果分析 | 第69-71页 |
4.2.2.2 Y_2(Sn_(0.7)M_(0.3))_2O_7催化剂SEM图和N_2吸附脱附分析 | 第71-73页 |
4.2.2.3 Y_2(Sn_(0.7)M_(0.3))_2O_7催化剂CO和CH_4催化氧化活性测试 | 第73-76页 |
4.2.2.4 Y_2(Sn_(0.7)M_(0.3))_2O_7催化剂H_2-TPR测试以及Raman光谱分析 | 第76-78页 |
4.2.2.5 Y_2(Sn_(0.7)M_(0.3))_2O_7催化剂NH_3-TPD测试 | 第78-7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5章 烧绿石型Y_2Sn_2O_7复合氧化物在 γ-Al_2O_3表面分散及其CO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 第80-92页 |
5.1 催化剂制备 | 第80-81页 |
5.1.1 n% Y_2Sn_2O_7/γ-Al_2O_3催化剂的合成 | 第80-81页 |
5.1.2 1%Pd/n%Y_2Sn_2O_7/γ-Al_2O_3催化剂的合成 | 第81页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1-91页 |
5.2.1 n%Y_2Sn_2O_7/γ-Al_2O_3催化剂XRD结果分析 | 第81-83页 |
5.2.2 n%Y_2Sn_2O_7/γ-Al_2O_3催化剂XPS结果分析 | 第83-86页 |
5.2.3 n%Y_2Sn_2O_7/γ-Al_2O_3催化剂H_2-TPR结果分析 | 第86-88页 |
5.2.4 n%Y_2Sn_2O_7/γ-Al_2O_3催化剂N2吸附脱附结果分析 | 第88-89页 |
5.2.5 n%Y_2Sn_2O_7/γ-Al_2O_3和 1%Pd/ n%/Y_2Sn_2O_7/γ-Al_2O_3催化剂CO活性测试 | 第89-90页 |
5.2.6 1%Pd/ n%Y_2Sn_2O_7/γ-Al_2O_3催化剂CO-TPD结果分析 | 第90-9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2-94页 |
6.1 结论 | 第92-93页 |
6.2 展望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