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1 国外航班延误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航班延误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航班延误及相关专业术语的界定 | 第15-16页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6-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分析 | 第19-23页 |
2.1 预警管理理论分析 | 第19-20页 |
2.2 群体理论分析 | 第20页 |
2.3 服务补救理论分析 | 第20-23页 |
第3章 航班延误现状、原因及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33页 |
3.1 航班延误的一般原因 | 第23-26页 |
3.1.1 非航空公司原因 | 第23-25页 |
3.1.2 航空公司原因 | 第25-26页 |
3.2 我国航班延误的现状 | 第26-28页 |
3.3 国内航空公司处理航班延误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1页 |
3.3.1 机构设置不合理 | 第28-29页 |
3.3.2 补救意识不具备 | 第29页 |
3.3.3 信息沟通不及时 | 第29-30页 |
3.3.4 服务程序不标准 | 第30页 |
3.3.5 服务准备不到位 | 第30-31页 |
3.3.6 服务标准不统一 | 第31页 |
3.4 国外航空公司处理航班延误可借鉴措施 | 第31-33页 |
第4章 强化监管应对航班延误的措施 | 第33-54页 |
4.1 明确航班延误的监管主体 | 第33页 |
4.2 按照国际标准界定航班延误 | 第33-35页 |
4.3 降低航班延误发生可能 | 第35-38页 |
4.3.1 以航空公司航班正点率作为新开航线和维系航线的基本标准 | 第35-36页 |
4.3.2 积极帮助航空公司提高准点率 | 第36-38页 |
4.3.2.1 督促航空公司有效提升航班编排预留空间合理性 | 第36-37页 |
4.3.2.2 督促航空公司有效提升飞机维护及时性 | 第37页 |
4.3.2.3 进一步规范乘客乘机标准 | 第37-38页 |
4.4 提升监管部门以及相关业务单位对航班延误的预警管理能力 | 第38-41页 |
4.4.1 提升预警能力 | 第38-39页 |
4.4.2 提升诊断能力 | 第39-40页 |
4.4.2.1 强化航班延误信息收集并统一及时发布 | 第39页 |
4.4.2.2 督促飞机直接准备阶段各部门配合及交接效率 | 第39-40页 |
4.4.2.3 督促飞机调配及时性 | 第40页 |
4.4.3 提升治疗能力 | 第40-41页 |
4.4.3.1 强化航空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 第40页 |
4.4.3.2 积极推进航班延误保险 | 第40-41页 |
4.5 提升航班延误后服务补救能力 | 第41-51页 |
4.5.1 督促航空公司前移服务 | 第41-43页 |
4.5.2 督促航空公司改善与顾客沟通的方式 | 第43-46页 |
4.5.3 规范航空公司航班延误的补救行为 | 第46-51页 |
4.6 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 | 第51-54页 |
4.6.1 全面完善和强化航空法律 | 第51-52页 |
4.6.2 建立多部门联动应急机制处理航班延误导致的社会事件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