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结构原理、结构力学论文

钢桥焊接细节残余应力分析及疲劳性能评估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2 焊接残余应力综述第13-14页
        1.2.1 焊接残余应力的概念第13页
        1.2.2 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焊接残余应力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焊接结构疲劳的发展及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3 焊接数值模拟的难点第17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焊接过程有限元分析及疲劳理论基础第19-39页
    2.1 有限元方法简介第19-21页
        2.1.1 有限元方法的发展第19-20页
        2.1.2 有限元方法的分析步骤第20-21页
    2.2 热分析基本理论第21-32页
        2.2.1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21-22页
        2.2.2 传热的基本方式第22-24页
        2.2.3 焊接温度场基本方程第24-25页
        2.2.4 非线性瞬态热传导第25-27页
        2.2.5 焊接应力应变分析理论第27-32页
    2.3 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分析方法第32-38页
        2.3.1 疲劳分析方法第32页
        2.3.2 S-N曲线第32-34页
        2.3.3 P-S-N曲线第34-35页
        2.3.4 疲劳极限第35-36页
        2.3.5 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第36-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基于ANSYS的不同接头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第39-67页
    3.1 ANSYS热分析简介第39页
    3.2 焊接热耦合分析第39-40页
    3.3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40-47页
        3.3.1 模型选择第40-42页
        3.3.2 有限元模型简化第42页
        3.3.3 单元选择第42-43页
        3.3.4 材料温度参数第43-44页
        3.3.5 网格划分第44-45页
        3.3.6 焊接热源荷载的施加第45-47页
    3.4 焊接温度场分析与计算结果第47-53页
        3.4.1 对接接头温度场计算结果第47-49页
        3.4.2 T字形接头温度场计算结果第49-51页
        3.4.3 U肋与顶板接头温度场计算结果第51-53页
    3.5 焊接应力场分析与计算结果第53-66页
        3.5.1 材料热力学参数第54-55页
        3.5.2 应力场加载及边界条件第55-56页
        3.5.3 应力场计算结果第56-66页
    3.6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4章 考虑残余应力场的焊接节点疲劳性能分析第67-79页
    4.1 残余应力对疲劳性能的影响第67页
    4.2 焊接接头疲劳应力分析第67-71页
        4.2.1 焊接接头疲劳等级第67-68页
        4.2.2 焊接接头应力分布第68-71页
    4.3 不同焊接接头S-N曲线的确定第71-78页
        4.3.1 Q345材料S-N曲线第71-72页
        4.3.2 焊接接头S-N曲线第72-75页
        4.3.3 焊接接头S-N曲线修正第75-78页
    4.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结论与展望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致谢第83-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桁架式桥梁检测车臂架系统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
下一篇:交通指路标志的极限信息量与最大前置距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