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连续铸造技术 | 第9-12页 |
1.1.1 连续铸造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 第9-10页 |
1.1.2 连铸机分类 | 第10-12页 |
1.2 立式半连续铸造技术 | 第12-14页 |
1.3 铸造过程数值模拟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1.4 课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立式半连铸生产过程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18-36页 |
2.1 ProCast 模拟软件介绍 | 第18-19页 |
2.1.1 ProCast 功能介绍 | 第18-19页 |
2.1.2 ProCast 模拟流程 | 第19页 |
2.2 流动、传热及凝固计算的数学模型 | 第19-23页 |
2.2.1 流动及传热计算的数学模型 | 第19-21页 |
2.2.2 凝固计算的数学模型 | 第21-23页 |
2.3 MiLE 算法的原理 | 第23-25页 |
2.4 铸坯材料的热物理性能 | 第25-35页 |
2.4.1 H13(4Cr5MoSiV1) 的热物理性能 | 第26-28页 |
2.4.2 优质碳素结构钢 08F 的热物理性能 | 第28-31页 |
2.4.3 高强度渗碳齿轮钢 17CrNiMo6 的热物理性能 | 第31-34页 |
2.4.4 铸坯材料的液、固相线温度 | 第34-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CAE 模型建立 | 第36-42页 |
3.1 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36页 |
3.2 半连铸模拟的定解条件 | 第36-41页 |
3.2.1 结晶器的平均热流密度 | 第37页 |
3.2.2 空冷部分板坯与周围环境的辐射换热 | 第37-38页 |
3.2.3 板坯宽面和窄面的冷却换热 | 第38页 |
3.2.4 二冷区水冷换热 | 第38-39页 |
3.2.5 水口的边界条件 | 第39页 |
3.2.6 格栅处的换热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39-40页 |
3.2.7 初始条件 | 第40-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立式半连铸流动、传热及凝固过程仿真分析 | 第42-58页 |
4.1 半连铸坯内部钢液的流动分析 | 第42页 |
4.2 半连铸坯传热和凝固过程分析 | 第42-44页 |
4.3 格珊支撑对连铸过程传热及凝固的影响分析 | 第44-47页 |
4.3.1 格珊的激冷作用 | 第44-46页 |
4.3.2 格珊对连铸过程温度场及坯壳厚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4.4 工艺参数对连铸过程的影响 | 第47-54页 |
4.4.1 二冷区水冷开关对连铸过程的影响 | 第47-48页 |
4.4.2 拉坯速度对连铸过程的影响 | 第48-50页 |
4.4.3 过热度对连铸过程的影响 | 第50-52页 |
4.4.4 水口数量对连铸过程的影响 | 第52页 |
4.4.5 拉坯过程中铸坯端部的冷却对连铸的影响 | 第52-54页 |
4.5 不同铸坯材料对半连铸过程的影响 | 第54-55页 |
4.6 铸坯断面尺寸对连铸过程的影响 | 第55-5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详细中文摘要 | 第65-67页 |
详细英文摘要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