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三、关于融合新闻的学术梳理 | 第12-17页 |
(一) 媒介融合 | 第12-13页 |
(二) 融合新闻的梳理 | 第13-17页 |
第二章 主流媒体与价值导向文献梳理 | 第17-27页 |
一、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第17-19页 |
二、价值导向与新媒体 | 第19-22页 |
(一) 价值导向 | 第19-20页 |
(二) 主流媒体的价值导向 | 第20-21页 |
(三) 主流媒体在新媒体中的价值导向 | 第21-22页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献梳理 | 第22-24页 |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回溯 | 第22-23页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内涵 | 第23-24页 |
四、《人民日报》研究综述 | 第24-27页 |
(一) 《人民日报》价值导向研究 | 第24页 |
(二) 《人民日报》新媒体研究 | 第24-25页 |
(三) 《人民日报》官方微信研究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内容统计分析 | 第27-35页 |
一、《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内容统计概况 | 第27-31页 |
(一) 《人民日报》官方微信栏目设置 | 第27-28页 |
(二) “夜读”之后 | 第28-29页 |
(三) 《人民日报》官方微信新闻内容统计 | 第29-31页 |
二、《人民日报》官方微信融合新闻类别与来源 | 第31-34页 |
(一) 《人民日报》官方微信融合新闻类别 | 第31-32页 |
(二) 《人民日报》官方微信融合新闻来源 | 第32-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官方微信融合新闻内容选择及其价值导向 | 第35-50页 |
一、个人层面的价值导向 | 第36-44页 |
(一) 历史与现实:“爱国”的两种维度 | 第38-39页 |
(二) 老教授与新青年:“敬业”的典范 | 第39-40页 |
(三) 电子眼:“友善”的“目击者” | 第40-41页 |
(四) 个人层面人物叙事特征的价值导向 | 第41-44页 |
二、社会层面的价值导向 | 第44-47页 |
(一) 群像:“军人警察”形象 | 第45-46页 |
(二) 社会问题新闻的正面导向 | 第46-47页 |
三、国家层面的价值导向 | 第47-49页 |
(一) 东风压倒西风:“富强”的展现 | 第47-48页 |
(二) 众人之口:“文明”与“和谐”的展示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人民日报》官方微信融合新闻媒介要素来源及其价值导向 | 第50-58页 |
一、亲近报纸:融合新闻文字的运用分析 | 第50-52页 |
二、钟爱电视:融合新闻视频的运用分析 | 第52-53页 |
三、“声音”截图:与网友的一种互动 | 第53-56页 |
小结与反思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61页 |
一、价值导向的意义 | 第58-59页 |
二、研宄的不足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