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

页岩弹脆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10页
        1.1.1 选题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页岩矿物成分特征第10页
        1.2.2 页岩细观缺陷特征第10-11页
        1.2.3 岩石动力学研究现状第11页
        1.2.4 统计细观损伤力学原理第11-13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3-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页
        1.3.2 创新点第13页
        1.3.3 技术路线第13-15页
第二章 页岩组分特征和损伤机理分析第15-22页
    2.1 区域地质概况第15页
    2.2 页岩的矿物组分分析第15-16页
    2.3 页岩有机质分析第16-17页
    2.4 页岩孔隙和裂缝分析第17-18页
    2.5 页岩各组分性质和损伤机理分析第18-20页
    2.6 小结第20-22页
第三章 页岩动态力学性质和损伤演化试验研究第22-42页
    3.1 页岩单轴压缩试验第22-23页
    3.2 SHPB试验系统工作原理以及相关问题分析第23-28页
        3.2.1 SHPB试验系统发展概述第23-24页
        3.2.2 SHPB试验系统工作原理第24-26页
        3.2.3 恒应变率加载的实现第26-27页
        3.2.4 冲击试验试件尺寸确定第27-28页
    3.3 恒应变率冲击试验第28-37页
        3.3.1 试验方案第28-29页
        3.3.2 冲击试验第29-33页
        3.3.3 页岩动态力学性质分析第33-37页
    3.4 页岩损伤试验研究第37-40页
        3.4.1 损伤变量的选择第37-38页
        3.4.2 损伤测量第38-40页
    3.5 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页岩动态本构模型研究第42-51页
    4.1 力学元件理论第42-44页
    4.2 页岩损伤本构模型建立第44-47页
    4.3 本构参数的确定第47-50页
    4.4 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第51-53页
    5.1 结论第51页
    5.2 展望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的项目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嗪除硫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下一篇:对氨基苯甲醚工业品精制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