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含有苯并咪唑的新型荧光化学传感器的设计与性能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前言第8-18页
    1.1 水体中金属离子污染现状及检测方法第8页
    1.2 荧光化学传感器简介第8-11页
        1.2.1 荧光化学传感器概念与结构第8-10页
        1.2.2 荧光化学传感器的分类第10-11页
    1.3 荧光化学传感器的机理第11-12页
        1.3.1 光诱导电子转移第11页
        1.3.2 分子内电荷转移第11-12页
        1.3.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第12页
    1.4 苯并咪唑类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1.5 识别Cu~(2+)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进展第14-16页
    1.6 选题依据与目的第16-18页
第二章 试剂与仪器第18-20页
    2.1 实验所用药品及试剂第18-19页
    2.2 实验所用仪器第19-20页
第三章 基于苯并咪唑与二氨基顺丁烯二腈的化合物(传感器L)的合成与性能第20-33页
    3.1 实验内容第20-22页
        3.1.1 传感器L的合成与表征第20-21页
        3.1.2 溶液的配制第21-22页
        3.1.3 细胞培养第22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22-32页
        3.2.1 光物理性质(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发射光谱)第22-23页
        3.2.2 对Cu~(2+)的荧光识别能力第23-26页
        3.2.3 对Cu~(2+)的比率吸收识别能力第26-30页
        3.2.4 传感器L与Cu~(2+)的络合模式第30-31页
        3.2.5 在生物细胞中荧光成像第31-32页
    3.3 本章总结第32-33页
第四章 基于苯并咪唑与2-吡啶甲酸的化合物(传感器P、化合物A)的合成与性能第33-41页
    4.1 实验内容第33-35页
        4.1.1 传感器P的合成与表征第33-34页
        4.1.2 化合物A的合成与表征第34页
        4.1.3 传感器P的待测试溶液的配制第34-35页
        4.1.4 化合物A的待测试溶液的配制第35页
    4.2 传感器P的性能测试结果与讨论第35-39页
        4.2.1 对Cu~(2+)的荧光识别能力第35-38页
        4.2.2 对Cu~(2+)的紫外可见吸收识别能力测试第38页
        4.2.3 传感器P与Cu~(2+)的络合模式第38-39页
    4.3 化合物A的性能测试结果与讨论第39-40页
    4.4 本章总结第40-41页
第五章 基于苯并咪唑与丙烯腈的化合物(化合物B)的合成与性能第41-44页
    5.1 实验内容第41-42页
        5.1.1 化合物B的合成与表征第41页
        5.1.2 化合物B溶液的配制第41-42页
    5.2 化合物B的性能测试结果与讨论第42-43页
    5.3 本章总结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0页
附录第50-58页
致谢第58-59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席夫碱催化剂催化丙交酯聚合性能研究
下一篇:具有不同成键方式的同分异构体分子的结构与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