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养殖技术论文--水产动物饵料及其营养论文

肉碱对鱼类营养代谢的调控机制研究

中文摘要第6-11页
abstract第11-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9-32页
    第一节 肉碱在鱼类营养代谢研究中的作用第19-31页
        1.1 高脂饲料在养殖鱼类中的应用优势和不足第19页
        1.2 降脂因子-L-肉碱的概述第19-21页
        1.3 L-肉碱在渔业产业中的应用状况第21-31页
    第二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1-32页
第二章 高肉碱对鱼类营养代谢调控的研究第32-53页
    1 引言第32-33页
    2 材料和方法第33-41页
        2.1 饲料配制和斑马鱼的养殖第33-36页
        2.2 总脂,甘油三酯(TG)和蛋白含量的检测第36页
        2.3 肉碱含量的检测第36-37页
        2.4 肝脏和肌肉中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能力的检测第37-41页
        2.5 荧光定量PCR第41页
        2.6 统计分析第41页
    3 结果第41-47页
        3.1 L-肉碱的添加对组织中的肉碱含量,肉碱合成基因表达和TG含量的影响第41-43页
        3.2 L-肉碱的添加对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能力的影响第43页
        3.3 L-肉碱的添加对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43-44页
        3.4 L-肉碱的添加对糖原含量和糖代谢的影响第44-46页
        3.5 L-肉碱的添加对蛋白含量和蛋白代谢的影响第46-47页
        3.6 L-肉碱的添加对炎症反应的影响第47页
    4 讨论第47-52页
        4.1 L-肉碱增加鱼类对脂肪的利用,减弱炎症反应的发生第47-48页
        4.2 L-肉碱降低鱼类对糖的利用第48-51页
        4.3 L-肉碱有节约蛋白的效应第51-52页
        4.4 高肉碱斑马鱼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第52页
    5 结论第52-53页
第三章 低肉碱对鱼类营养代谢调控的研究第53-78页
    1 引言第53-54页
    2 材料和方法第54-62页
        2.1 饲料配制和斑马鱼的养殖第54-57页
        2.2 总脂和甘油三酯(TG)含量的检测第57-58页
        2.3 肉碱含量的检测第58页
        2.4 肝脏和肌肉的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β-氧化能力的检测第58-59页
        2.5 脂肪酸,葡萄糖和氨基酸的代谢速率的测定第59页
        2.6 组织学观察与分析第59页
        2.7 荧光定量PCR第59-62页
        2.8 统计分析第62页
    3 结果第62-72页
        3.1 米屈肼减少肝脏肉碱含量以构建低肉碱斑马鱼模型第62-64页
        3.2 米屈肼引起肝脏的脂肪堆积第64-65页
        3.3 米屈肼抑制线粒体脂肪酸的β氧化反应,但提升线粒体β氧化的酶活第65-67页
        3.4 米屈肼改变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第67-69页
        3.5 米屈肼改善对糖的利用第69-70页
        3.6 米屈肼影响蛋白代谢第70-72页
    4 讨论第72-77页
        4.1 构建米屈肼诱导的低肉碱斑马鱼模型第72页
        4.2 低肉碱斑马鱼的脂代谢特征第72-74页
        4.3 低肉碱通过改变鱼类脂代谢来影响糖代谢和蛋白代谢第74-76页
        4.4 低肉碱模型在鱼类营养代谢中可能的应用第76页
        4.5 低肉碱模型在鱼类营养代谢中的局限性第76-77页
    5 结论第77-78页
第四章 L-肉碱和D-肉碱对鱼类营养代谢调控的不同作用第78-110页
    1 引言第78-80页
    2 材料和方法第80-89页
        2.1 饲料配制和罗非鱼的养殖第80-83页
        2.2 全鱼和组织的生化指标的测定第83页
        2.3 血液和组织肉碱含量测定第83页
        2.4 组织学观察与分析第83页
        2.5 荧光定量PCR第83-86页
        2.6 肝脏代谢组学分析第86-89页
        2.7 数据统计分析第89页
    3 结果第89-104页
        3.1 构建低肉碱罗非鱼模型第89-91页
        3.2 D-肉碱比L-肉碱更易降低脂酰肉碱含量,且解毒功能更活跃第91-95页
        3.3 D-肉碱比L-肉碱更易积累脂肪和增强脂肪酸β-氧化相关基因表达第95页
        3.4 D-肉碱比L-肉碱更易促进对糖的利用第95-99页
        3.5 D-肉碱比L-肉碱更易影响蛋白代谢第99页
        3.6 D-肉碱比L-肉碱更易引发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凋亡第99-100页
        3.7 D-肉碱与L-肉碱显现出不同的代谢组反应第100-104页
    4 讨论第104-109页
        4.1 L-肉碱和D-肉碱在鱼类脂代谢调控中的相反作用第104-106页
        4.2 罗非鱼对摄入D-肉碱的代谢适应机制第106-109页
    5 结论第109-110页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10-113页
    1.全文总结与结论第110-111页
    2.主要创新点第111页
    3.研究展望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6页
附录第126-128页
    作者简历及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26-128页
致谢第128-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香豆素类化合物抗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尼罗罗非鱼Leptin A对能量稳态的维持及调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