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系统频率特性计算方法 | 第14-15页 |
1.2.2 双馈风机参与系统调频 | 第15-16页 |
1.2.3 轴系扭振现象及抑制 | 第16-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双馈风机的结构以及对电力系统频率特性的影响 | 第19-35页 |
2.1 双馈风机的结构及运行特点 | 第19-26页 |
2.1.1 双馈风机结构 | 第19-20页 |
2.1.2 双馈风机的最大功率追踪运行 | 第20-23页 |
2.1.3 双馈风机矢量控制 | 第23-26页 |
2.2 双馈风机并网对系统频率特性的影响 | 第26-32页 |
2.2.1 电力系统频率调节过程 | 第26-27页 |
2.2.2 电力系统频率模型 | 第27-28页 |
2.2.3 双馈风机接入对系统频率特性的影响 | 第28-32页 |
2.3 建模与仿真 | 第32-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基于动态增益的双馈风机转速自适应虚拟惯量控制 | 第35-45页 |
3.1 虚拟惯量控制 | 第35-37页 |
3.1.1 虚拟惯量控制的原理 | 第35-36页 |
3.1.2 虚拟惯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3.2 双馈风机转速自适应虚拟惯量控制 | 第37-39页 |
3.2.1 动态自适应虚拟惯量的控制结构 | 第37-38页 |
3.2.2 调频过程分析 | 第38-39页 |
3.3 仿真验证 | 第39-44页 |
3.3.1 动能储备充足时系统的调频状况 | 第40-41页 |
3.3.2 转子动能储备不足时的调频状况 | 第41-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双馈风机参与调频时产生的轴系扭振及抑制方法 | 第45-58页 |
4.1 轴系扭振的危害及成因 | 第45-48页 |
4.1.1 轴系扭振危害 | 第45-46页 |
4.1.2 轴系扭振的成因 | 第46-48页 |
4.2 增阻移频轴系扭振抑制回路设计 | 第48-53页 |
4.2.1 抑制回路的结构 | 第48-50页 |
4.2.2 抑制回路原理 | 第50-52页 |
4.2.3 仿真验证 | 第52-53页 |
4.3 惯量控制中电磁转矩突变的抑制方法 | 第53-56页 |
4.3.1 抑制方式 | 第53-55页 |
4.3.2 仿真验证 | 第55-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66-6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