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萘二酰亚胺的硫化氢荧光探针的设计、修饰及应用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6页 |
1.1 硫化氢简介 | 第8-9页 |
1.1.1 硫化氢的物化性质 | 第8页 |
1.1.2 硫化氢生理学作用 | 第8-9页 |
1.1.3 硫化氢检测方法 | 第9页 |
1.2 荧光机制 | 第9-11页 |
1.2.1 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概述 | 第9-10页 |
1.2.2 光诱导电子转移(PET)概述 | 第10-11页 |
1.3 荧光传感器 | 第11-15页 |
1.3.1 1,8-naphthalimide | 第11-12页 |
1.3.2 阳离子荧光传感器 | 第12页 |
1.3.3 阴离子荧光传感器 | 第12-13页 |
1.3.4 双响应荧光传感器 | 第13-14页 |
1.3.5 基于双分子萘二酰亚胺的荧光传感器 | 第14-15页 |
1.4 H_2S荧光探针检测机制 | 第15-18页 |
1.4.1 还原反应 | 第15-16页 |
1.4.2 双亲核反应 | 第16页 |
1.4.3 沉淀反应 | 第16-17页 |
1.4.4 硫解反应 | 第17-18页 |
1.5 荧光探针修饰方法 | 第18-20页 |
1.5.1 季铵盐修饰 | 第18-19页 |
1.5.2 生物活性多糖修饰 | 第19-20页 |
1.5.3 纳米颗粒修饰 | 第20页 |
1.6 叠氮化物 | 第20-23页 |
1.6.1 有机叠氮化物的化学反应 | 第20-23页 |
1.7 季铵化合物 | 第23-26页 |
1.7.1 季铵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 第23-24页 |
1.7.2 季铵化合物的应用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立题依据与实验设计 | 第26-29页 |
2.1 立题依据 | 第26-27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实验内容与结论 | 第29-50页 |
3.1 仪器与材料 | 第29-30页 |
3.1.1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9页 |
3.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9-30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0-37页 |
3.2.1 实验前期准备 | 第30-31页 |
3.2.2 探针的合成 | 第31页 |
3.2.3 探针检测硫化氢的反应机制 | 第31页 |
3.2.4 测定探针的光学性质 | 第31-36页 |
3.2.5 探针在细胞水平的应用 | 第36-37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7-46页 |
3.3.1 探针合成结果 | 第37-38页 |
3.3.2 探针光学性质测定结果 | 第38-43页 |
3.3.3 探针在细胞水平的应用结果 | 第43-46页 |
3.4 实验小结 | 第46-47页 |
3.5 结果讨论 | 第47-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