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拮抗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及其对苹果、辣椒采后病害的防治效果初探

符号说明第4-8页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前言第12-25页
    1.1 果蔬采后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第12-15页
        1.1.1 果蔬采后病害的发生特点第12-14页
        1.1.2 果蔬采后病害的防治第14-15页
    1.2 研究进展第15-18页
        1.2.1 生物拮抗菌的类型第15-16页
        1.2.2 生物拮抗菌防治果蔬采后病害的国内外现状第16-18页
    1.3 拮抗酵母菌的作用机理第18-20页
        1.3.1 产生抗生物质第18-19页
        1.3.2 营养与空间的竞争第19页
        1.3.3 寄生作用第19-20页
        1.3.4 诱导寄主抗性第20页
    1.4 激发子的应用第20-21页
        1.4.1 壳聚糖的作用机理第20页
        1.4.2 CaCl_2的作用机理第20-21页
        1.4.3 NaHCO_3的作用机理第21页
    1.5 拮抗酵母菌的分类鉴定第21-23页
        1.5.1 拮抗酵母菌的形态学特征第21页
        1.5.2 拮抗酵母菌的分类鉴定第21-23页
    1.6 拮抗酵母菌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第23-24页
        1.6.1 研究应用前景第23页
        1.6.2 存在问题第23-24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4-25页
        1.7.1 选题目的第24页
        1.7.2 选题意义第24-2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5-35页
    2.1 试验材料第25-27页
        2.1.1 供试菌株第25页
        2.1.2 供试材料第25页
        2.1.3 主要仪器第25-26页
        2.1.4 溶液的配制第26页
        2.1.5 培养基的配制第26-27页
    2.2 试验方法第27-35页
        2.2.1 酵母菌的分离与纯化第27-28页
            2.2.1.1 样本的采集第27页
            2.2.1.2 酵母菌的分离与纯化第27-28页
        2.2.2 酵母菌株离体筛选与活体防病试验第28-30页
            2.2.2.1 酵母菌悬液的制备第28页
            2.2.2.2 离体抑菌试验第28页
            2.2.2.3 活体防病试验第28-30页
        2.2.3 激发子对酵母菌和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第30页
            2.2.3.1 三种激发子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第30页
            2.2.3.2 三种激发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第30页
        2.2.4 酵母菌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试验第30-31页
            2.2.4.1 悬滴液的制备第30页
            2.2.4.2 悬滴法检测病原菌孢子萌发第30-31页
        2.2.5 拮抗酵母菌对病原菌菌丝的重寄生作用和对菌丝生长量的影响第31页
        2.2.6 不同酵母处理液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第31页
            2.2.6.1 酵母处理液的制备第31页
            2.2.6.2 不同酵母处理液的抑菌试验第31页
        2.2.7 不同浓度酵母菌对四种病害的防治效果第31页
        2.2.8 酵母菌生长动态的测定第31-32页
            2.2.8.1 酵母菌在YPD培养基中生长动态的测定第31-32页
            2.2.8.2 酵母菌在苹果果实伤口上生长动态的测定第32页
            2.2.8.3 酵母菌在辣椒果实伤口上生长动态的测定第32页
        2.2.9 几丁质酶的初步检测第32页
        2.2.10 酵母菌株的鉴定第32-34页
            2.2.10.1 形态观察第32页
            2.2.10.2 分子鉴定方法第32-34页
        2.2.11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4-3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5-54页
    3.1 酵母菌株的分离纯化结果第35-36页
    3.2 离体筛选试验结果第36-37页
    3.3 活体防病试验结果第37-41页
    3.4 激发子对酵母菌和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第41-42页
    3.5 酵母菌对三种病害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第42-43页
    3.6 酵母菌对病原菌的重寄生作用和对其菌丝生长量的影响第43-44页
    3.7 不同酵母菌株处理液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第44-45页
    3.8 不同浓度酵母对四种病害的防治效果第45-47页
    3.9 酵母菌生长动态的测定第47-49页
        3.9.1 酵母菌在YPD培养基中的生长动态第47-48页
        3.9.2 酵母菌在苹果果实伤口上的生长动态第48页
        3.9.3 酵母菌在辣椒果实伤口上的生长动态第48-49页
    3.10 几丁质酶的初步检测第49页
    3.11 酵母菌株的鉴定第49-54页
        3.11.1 形态学特征第49-50页
        3.11.2 分子鉴定结果第50-54页
4 讨论第54-56页
5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菊花根系响应硝态氮的形态结构和分子基础
下一篇:S-腺苷甲硫氨酸对黄瓜断根扦插苗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