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课题研究对象介绍 | 第11-14页 |
1.3.1 便携式手持设备的产品概述 | 第11-12页 |
1.3.2 便携式手持设备的类别分析 | 第12-13页 |
1.3.3 便携式手持设备设计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 第13-14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2 便携式手持设备设计的应用研究 | 第17-37页 |
2.1 便携式手持设备人机工程学应用研究 | 第17-20页 |
2.1.1 人机工程学 | 第17页 |
2.1.2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2.1.3 手持设备的人机工程学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2.2 手持式设备的人机工程学特性 | 第20-26页 |
2.2.1 手持式设备人机特征分析 | 第20-23页 |
2.2.2 手持检测设备尺寸设计 | 第23-24页 |
2.2.3 手持式设备人机工学设计原则 | 第24-26页 |
2.3 便携式手持设备的人机界面设计应用 | 第26-28页 |
2.3.1 产品人机界面概述 | 第26-27页 |
2.3.2 产品人机界面设计原则 | 第27-28页 |
2.4 便携式手持设备人机界面分析和设计原则 | 第28-32页 |
2.4.1 手持设备的布局设计分布 | 第28-30页 |
2.4.2 手持设备界面色彩及文字符号尺寸 | 第30-31页 |
2.4.3 手持式设备人机界面设计原则 | 第31-32页 |
2.5 便携式手持设备的产品美学设计应用 | 第32-35页 |
2.5.1 产品形态的设计美学 | 第32-33页 |
2.5.2 便携式手持设备外观设计分析 | 第33-34页 |
2.5.3 手持式设备造型的美学设计原则 | 第34-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3 产品设计调查 | 第37-45页 |
3.1 设计调查概述 | 第37-39页 |
3.1.1 设计调查定义 | 第37页 |
3.1.2 设计调查与市场调查 | 第37-39页 |
3.2 手持静电检测设备用户调查方法研究 | 第39-40页 |
3.3 无接触静电检测仪用户调查 | 第40-43页 |
3.3.1 无接触静电检测仪调查用户访谈 | 第40-42页 |
3.3.2 无接触静电检测仪用户调查现场观察 | 第42-43页 |
3.4 手持无接触静电检测仪调查分析 | 第43-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手持无接触静电检测仪设计 | 第45-63页 |
4.1 手持无接触静电检测仪开发流程 | 第45-46页 |
4.2 手持无接触静电检测仪设计指南 | 第46-47页 |
4.3 手持无接触静电检测仪设计方案 | 第47-56页 |
4.3.1 无接触静电检测仪概念性方案设计 | 第47-49页 |
4.3.2 无接触静电检测仪造型效果图展示 | 第49-50页 |
4.3.3 无接触静电检测仪人机界面设计 | 第50-54页 |
4.3.4 无接触静电检测仪组件结构与材质选择 | 第54-56页 |
4.4 手持无接触静电检测仪产品展示 | 第56-60页 |
4.4.1 手持无接触静电检测仪样品模型制作 | 第56-57页 |
4.4.2 手持无接触静电检测仪工程建模及批量生产展示 | 第57-59页 |
4.4.3 手持无接触静电检测仪批量产品展示 | 第59-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5.1 研究结果 | 第63-64页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4-65页 |
5.2.1 研究不足 | 第64页 |
5.2.2 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75页 |
附录一: 图片索引 | 第69-71页 |
附录二: 图表索引 | 第71-73页 |
附录三: 手持无接触静电检测表AP-YP1101/1201 技术说书 | 第73-75页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5页 |
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
参与的项目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