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声学工程论文--振动、噪声及其控制论文--振动和噪声的控制及其利用论文

SS8—系油压减振器仿真系统的研究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简介第8-9页
    1.2 国外减振器发展状况第9-10页
    1.3 国内减振器发展状况第10-12页
    1.4 展望第12-14页
第2章 SS_8一系油压减振器结构与工作原理第14-19页
    2.1 提速机车对油压减振器的性能要求第14页
    2.2 SS_8一系油压减振器结构特点第14-15页
    2.3 SS_8一系油压减振器工作原理第15-17页
        2.3.1 阻尼阀名称说明第15-16页
        2.3.2 SS_ 8一系油压减振器的工作原理第16-17页
    2.4 减振器阻力特性第17-19页
第3章 SS_8一系油压减振器数学模型第19-42页
    3.1 减振器数学模型基本参数第19-21页
    3.2 减振器数学模型类型第21页
    3.3 减振器流量分析的一些假设第21页
    3.4 物理模型受力分析第21-23页
    3.5 减振器的流量分析第23-27页
        3.5.1 流量关系图第23-24页
        3.5.2 流量连续性方程第24-27页
    3.6 减振器阻尼力表达式第27-28页
        3.6.1 拉伸过程当上腔压力小于补充阻尼阀的开启压力P_(k1)时第27页
        3.6.2 其它过程减振器阻尼力表达式第27-28页
    3.7 减振器仿真系统建模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第28-39页
        3.7.1 主阻尼阀(常通小孔)的数学模型表达式第28-30页
        3.7.2 补充阻尼阀流量计算公式的确定第30-35页
        3.7.3 调压阀流量计算公式的确定第35-38页
        3.7.4 安全阀流量计算公式的确定第38页
        3.7.5 泄漏的影响第38-39页
    3.8 动态特性第39-42页
        3.8.1 流量分析第39-41页
        3.8.2 减振器活塞的力特性分析第41页
        3.8.3 动态数学模型第41-42页
第4章 SS_8一系油压减振器仿真软件编制第42-63页
    4.1 减振器计算机仿真系统总体要求第42-43页
        4.1.1 仿真系统功能要求第42页
        4.1.2 仿真系统性能要求第42页
        4.1.3 系统设计总体思路第42-43页
    4.2 MATLAB系统和应用程序接口简介第43-48页
        4.2.1 MATLAB系统的组成第46-47页
        4.2.2 MATLAB编译器2.0第47页
        4.2.3 MATLAB C++数学函数库优点第47页
        4.2.4 MATLAB的M文件第47-48页
        4.2.5 简要MATLAB语言的MEX文件第48页
        4.2.6 确定MATLAB与VC++混合编程第48页
    4.3 MATLAB仿真模型的算法实现和转换第48-54页
        4.3.1 全局变量的处理第49页
        4.3.2 M文件向DLL文件的转换第49页
        4.3.3 MATLAB编译环境的设置第49-52页
        4.3.4 链接库文件LIB的生成第52-53页
        4.3.5 优化后main.m向DLL文件的转换第53-54页
        4.3.6 VC++编译环境设置第54页
    4.4 VC++对模型的实现第54-56页
        4.4.1 仿真软件中的参数处理第54-55页
        4.4.2 仿真程序中的参数I/O处理过程第55页
        4.4.3 VC++与Matlab的接口第55-56页
    4.5 仿真软件界面设计和图形处理第56-63页
        4.5.1 界面框架的设计过程第56-58页
        4.5.2 仿真软件界面的功能实现第58-61页
        4.5.3 仿真结果的计算机绘图第61-63页
第5章 仿真结果对比与分析第63-68页
    5.1 SS_8一系油压减振器性能指标标准第63页
    5.2 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及分析第63-65页
        5.2.1 对比J1CC14X50减振器实验结果第63-64页
        5.2.2 对比KONI0.2v—1617减振器实验结果第64-65页
    5.3 仿真算例第65-66页
    5.4 减振器仿真系统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适用范围第66-68页
        5.4.1 减振器仿真系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66-67页
        5.4.2 减振器仿真系统的适用范围第67-68页
结论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发表情况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汽车安全性试验装置控制系统研究
下一篇:工业企业环境污染管理问题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