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氧化铝的制备与应用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3页 |
1.1 概论 | 第7-10页 |
1.1.1 铝氧化物及氧化铝的晶形转变 | 第7-9页 |
1.1.2 常见的铝氧化物 | 第9-10页 |
1.2 介孔氧化铝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6页 |
1.2.1 介孔氧化铝的合成机理 | 第10-11页 |
1.2.2 介孔氧化铝的合成途径 | 第11-15页 |
1.2.3 介孔氧化铝的主要应用 | 第15-16页 |
1.3 多孔材料的表征 | 第16-22页 |
1.3.1 吸附/脱附等温线及孔径分布 | 第16-20页 |
1.3.2 XRD | 第20-21页 |
1.3.3 TGA/DTG | 第21页 |
1.3.4 TEM | 第21-22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介孔氧化铝的制备与表征 | 第23-52页 |
2.1 介孔氧化铝制备实验 | 第23-26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3-24页 |
2.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24-25页 |
2.1.3 合成工艺流程图与实验步骤 | 第25-26页 |
2.2 低压吸附实验 | 第26-30页 |
2.2.1 实验原理 | 第26-27页 |
2.2.2 参比槽体积和吸附槽自由体积测量 | 第27-28页 |
2.2.3 低压吸附测量与计算 | 第28-30页 |
2.3 样品的结构分析与性能表征 | 第30-35页 |
2.3.1 前驱体的热重分析 | 第30-32页 |
2.3.2 样品的X 衍射分析 | 第32-33页 |
2.3.3 样品的低压吸附孔结构分析 | 第33-35页 |
2.3.4 样品的TEM 分析 | 第35页 |
2.4 合成因素对制备介孔氧化铝的影响 | 第35-50页 |
2.4.1 不同有机酸对合成介孔氧化铝的影响 | 第35-37页 |
2.4.2 有机酸量对合成的影响 | 第37-40页 |
2.4.3 无机铝源对合成介孔氧化铝的影响 | 第40-42页 |
2.4.4 反应温度对合成介孔氧化铝的影响 | 第42-44页 |
2.4.5 洗涤方式对介孔氧化铝的影响 | 第44-46页 |
2.4.6 晶化时间对介孔氧化铝的影响 | 第46-49页 |
2.4.7 结构导向剂对合成介孔氧化铝的影响 | 第49-50页 |
2.5 小结 | 第50-52页 |
第三章 介孔氧化铝应用研究 | 第52-65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52-60页 |
3.1.1 实验原料 | 第52页 |
3.1.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52-53页 |
3.1.3 混合气配制及混合气分析 | 第53-55页 |
3.1.4 动态法实验及分离因子计算 | 第55页 |
3.1.5 吸附剂装床 | 第55-58页 |
3.1.6 高压吸附实验 | 第58-60页 |
3.1.7 负载氧化铅介孔氧铝的制备 | 第60页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0-64页 |
3.2.1 二氧化碳的选择性吸附研究 | 第60-62页 |
3.2.2 介孔氧化铝气体吸附性能研究 | 第62-63页 |
3.2.3 载氧化铅样品气体吸附性能研究 | 第63-64页 |
3.3 小结 | 第64-65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