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主要缩写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31页 |
1 目标问题概述 | 第11页 |
2 左乙拉西坦 | 第11-16页 |
2.1 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 | 第12页 |
2.2 作用机制 | 第12-13页 |
2.3 临床抗癫痫效应 | 第13页 |
2.4 不良反应 | 第13-16页 |
3 丙戊酸钠 | 第16-17页 |
4 CD8+~T淋巴细胞的抗病毒功能 | 第17-19页 |
5 小结 | 第19页 |
6 参考文献 | 第19-31页 |
第一部分:目标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前期临床筛选 | 第31-35页 |
1 方法 | 第31-32页 |
1.1 病人和血液采集 | 第31页 |
1.2 试剂与抗体 | 第31页 |
1.3 流式细胞仪检测 | 第31-32页 |
1.4 ELISA检测 | 第32页 |
1.5 统计分析 | 第32页 |
2 结果 | 第32-33页 |
3 结论 | 第33-35页 |
第二部分:LEV与VPA对CD8~+T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35-42页 |
1 方法 | 第35-37页 |
1.1 试剂与抗体 | 第35页 |
1.2 抗癫痫药物 | 第35页 |
1.3 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 | 第35-36页 |
1.4 抗癫痫药物刺激PBMCs | 第36-37页 |
1.5 凋亡评估 | 第37页 |
1.6 统计分析 | 第37页 |
2 结果 | 第37-38页 |
3 结论 | 第38-41页 |
4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第三部分:LEV与VPA对CD8+~T淋巴细胞细胞毒性功能的影响 | 第42-61页 |
1 方法 | 第42-47页 |
1.1 试剂与抗体 | 第42页 |
1.2 抗癫痫药物 | 第42页 |
1.3 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 | 第42页 |
1.4 病毒多肽 | 第42-43页 |
1.5 穿孔素释放试验 | 第43-44页 |
1.6 CD107显示的脱颗粒分析 | 第44-45页 |
1.7 CFSE稀释法显示CD8+~T淋巴细胞的增生 | 第45-47页 |
1.8 统计分析 | 第47页 |
2 结果 | 第47-56页 |
2.1 CEF多肽激活CD8+~T淋巴细胞 | 第47-50页 |
2.2 穿孔素释放 | 第50-54页 |
2.3 CD107a/b细胞表面表达 | 第54-56页 |
2.4 细胞增生 | 第56页 |
3 结论 | 第56-58页 |
4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第四部分:SV2A在人CD8+~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 | 第61-63页 |
1 方法 | 第61-62页 |
1.1 试剂与抗体 | 第61页 |
1.2 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 | 第61页 |
1.3 流式细胞仪分析 | 第61页 |
1.4 Westernblot分析 | 第61-62页 |
2 结果 | 第62页 |
3 结论 | 第62-63页 |
讨论 | 第63-73页 |
1 关于方法学的讨论 | 第63-64页 |
2 抑制脱颗粒反应对抗病毒免疫的影响 | 第64-65页 |
3 抑制穿孔素释放对抗癫痫作用的影响 | 第65页 |
4 高浓度VPA的抗凋亡作用 | 第65-66页 |
5 SV2A在人CD8+~T淋巴细胞中表达 | 第66页 |
6 局限性 | 第66-67页 |
7 小结 | 第67-68页 |
8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综述 | 第73-102页 |
References | 第88-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