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基于ARM的蓝牙无线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1.1 课题背景第8页
    1.2 工业数据通信系统第8-10页
        1.2.1 有线通信的分类和特点第9页
        1.2.2 无线通信的分类和特点第9-10页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0-11页
        1.3.1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0页
        1.3.2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0-11页
第二章 蓝牙技术基础第11-15页
    2.1 蓝牙技术和蓝牙SIG 组织第11页
    2.2 蓝牙协议第11-12页
    2.3 蓝牙发射和接收技术第12-15页
        2.3.1 蓝牙无线传播规范第12页
        2.3.2 蓝牙信号的发送与接收第12-13页
        2.3.3 蓝牙调制方式第13-14页
        2.3.4 跳频选择和蓝牙地址第14-15页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第15-24页
    3.1 蓝牙模块第15-19页
        3.1.1 模块概述第15页
        3.1.2 模块配置说明第15-16页
        3.1.3 AT 指令说明第16-18页
        3.1.4 配置蓝牙模块第18-19页
    3.2 主板的设计第19-20页
    3.3 硬件结构第20-24页
        3.3.1 SDRAM 存储系统第20-21页
        3.3.2 FLASH 存储系统第21页
        3.3.3 电源系统及接口第21页
        3.3.4 串口第21-22页
        3.3.5 USB 接口第22页
        3.3.6 LCD 接口第22-24页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第24-46页
    4.1 Linux 系统概述第24-26页
        4.1.1 Linux 发展历史第24页
        4.1.2 Linux 和UNIX 的关系第24页
        4.1.3 GNU 和Linux 关系第24-25页
        4.1.4 Linux 目录结构第25页
        4.1.5 Linux 系统结构第25-26页
    4.2 Linux 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第26-29页
        4.2.1 交叉编译环境第26-27页
        4.2.2 编译器GCC 的使用第27页
        4.2.3 调试器GDB 的使用第27-28页
        4.2.4 make 工程管理器第28-29页
    4.3 串口终端控制第29-32页
        4.3.1 设备文件简述第29页
        4.3.2 Linux 设备驱动工作流程第29-30页
        4.3.3 终端设备及其控制第30-32页
        4.3.4 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第32页
    4.4 软件设计第32-44页
        4.4.1 软件的工作流程第33页
        4.4.2 串口驱动设计第33-38页
        4.4.3 打开和关闭串口第38-39页
        4.4.4 Linux 系统串口终端参数设置第39-42页
        4.4.5 数据发送和接收第42-44页
    4.5 界面控件设计第44-46页
        4.5.1 QT/Emebedded 应用程序开发流程第44页
        4.5.2 蓝牙通信中界面控件设计第44-46页
第五章 系统调试第46-50页
    5.1 蓝牙模块和蓝牙适配器通信调试第46-48页
    5.2 嵌入式系统和蓝牙适配器通信调试第48-49页
    5.3 应用举例第49-50页
第六章 结论第50-52页
    6.1 研究总结第50页
    6.2 改进方向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详细摘要第56-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公务员工作压力问题研究--以压力管理理论为视角
下一篇:基于JSP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