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计算机仿真论文

面向电力培训的虚拟仿真理论及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2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6页
    1.2 论文研究基础理论和技术概述第16-21页
        1.2.1 虚拟现实技术第16-17页
        1.2.2 柔性仿真理论第17-18页
        1.2.3 仿真可信性理论第18-21页
    1.3 电力虚拟仿真研究现状第21-27页
        1.3.1 电力虚拟仿真培训系统研究第21-22页
        1.3.2 操作过程和行为建模方法研究第22-24页
        1.3.3 虚拟仿真开发平台研究第24-26页
        1.3.4 仿真可信度评估研究第26-27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第27-32页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7-30页
        1.4.2 论文章节安排第30-32页
第二章 基于体验性游戏模型的虚拟仿真培训过程模型研究第32-49页
    2.1 引言第32-33页
    2.2 电力仿真培训的需求和特点第33-35页
    2.3 基于体验性游戏模型的虚拟仿真培训过程模型第35-41页
        2.3.1 体验性学习及体验性游戏模型第35-37页
        2.3.2 电力虚拟仿真培训过程模型第37-41页
    2.4 基于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的学生操作认知水平评价第41-47页
        2.4.1 灰色白化权函数聚类评估方法第42-44页
        2.4.2 学生操作认知能力评估指标第44-45页
        2.4.3 学生操作认知水平评价算例第45-47页
    2.5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三章 电力虚拟仿真操作过程的柔性构建方法研究第49-78页
    3.1 引言第49-50页
    3.2 基于H~3M方法的虚拟仿真操作过程模型框架研究第50-55页
        3.2.1 混合异构层次化建模方法第50-51页
        3.2.2 电力虚拟仿真操作过程特性分析第51-53页
        3.2.3 电力虚拟仿真操作过程模型框架第53-55页
    3.3 电力虚拟仿真操作过程的混合异构层次化建模方法第55-65页
        3.3.1 任务层建模方法第55-58页
        3.3.2 作业层建模方法第58-63页
        3.3.3 设备逻辑层建模方法第63-65页
    3.4 配电作业虚拟操作过程模型构建细则及实例第65-76页
        3.4.1 构建细则第65-67页
        3.4.2 建模实例及其操作行为和步骤分析第67-69页
        3.4.3 详细建模过程分析第69-76页
    3.5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四章 面向电力培训的三维交互仿真平台的研究与实现第78-97页
    4.1 引言第78-79页
    4.2 电力虚拟仿真培训系统资源和基础功能分析第79-82页
    4.3 PowerX平台体系架构设计第82-86页
        4.3.1 XNA Framework第82-83页
        4.3.2 通用3D仿真引擎第83-85页
        4.3.3 电力仿真框架第85-86页
    4.4 PowerX关键技术和方法第86-96页
        4.4.1 大规模场景实时渲染技术第86-88页
        4.4.2 虚拟对象电气属性的同步方法第88-90页
        4.4.3 复杂交互模式实现与控制方法第90-94页
        4.4.4 基于矩形集合的快速碰撞检测技术第94-96页
    4.5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五章 配电网生产运行仿真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97-111页
    5.1 任务描述与仿真目标第97-98页
    5.2 基于PowerX的系统功能架构第98-105页
        5.2.1 系统基础应用功能第100-102页
        5.2.2 系统应用模式控制第102-103页
        5.2.3 仿真培训应用功能第103-105页
        5.2.4 应用组件功能第105页
    5.3 PDGPOSTS具体研发实现技术第105-110页
        5.3.1 仿真培训过程模型的实现方法第105-107页
        5.3.2 配网潮流仿真计算组件第107-109页
        5.3.3 PDGPOSSExamWeb网络服务第109-110页
    5.4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六章 电力虚拟仿真培训系统仿真可信度评估研究第111-135页
    6.1 引言第111页
    6.2 电力虚拟仿真可信度评估指标体系第111-115页
        6.2.1 电力虚拟仿真培训系统仿真可信度的决定因素第112-113页
        6.2.2 电力虚拟仿真培训系统可信度评估指标第113-115页
    6.3 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的评估指标权重赋值第115-118页
        6.3.1 可拓层次分析法第115-117页
        6.3.2 评估指标权重赋值算法第117-118页
    6.4 基于正态云物元分析法的仿真可信度评估第118-124页
        6.4.1 正态云模型第119-121页
        6.4.2 基于正态云的物元模型第121-122页
        6.4.3 仿真可信度评估的正态云物元分析法第122-124页
    6.5 配电网生产运行仿真培训系统仿真可信度评估算例第124-133页
        6.5.1 评估指标权重赋值第124-129页
        6.5.2 仿真可信度评估第129-133页
    6.6 本章小结第133-135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35-140页
    7.1 全文总结第135-139页
    7.2 研究工作展望第139-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51页
致谢第151-152页
附录1 配电网潮流计算程序测试网络和结果第152-158页
附录2 PDGPOSTS软件界面及虚拟操作环境图第158-160页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0-161页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科研项目和获奖情况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电功率预测研究
下一篇:基于Web服务组合的智能配电服务共享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