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人体病毒学(致病病毒)论文--肠道病毒与肝炎病毒论文

乙型肝炎病毒调控炎症因子网络及干扰素信号通路的研究

论文创新点第5-6页
目录第6-10页
中文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部分 引言第15-47页
    第一章 综述第15-47页
        1.1 乙型肝炎病毒第15-20页
            1.1.1 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简介第15-16页
            1.1.2 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第16-17页
            1.1.3 乙型肝炎病毒的形态及结构第17-18页
            1.1.4 乙型肝炎病毒的生命周期第18-20页
        1.2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功能简介第20-22页
            1.2.1 HBeAg的结构以及产生第20-21页
            1.2.2 HBeAg的功能第21页
            1.2.3 HBeAg的突变第21-22页
        1.3 白细胞介素8(IL-8)第22-26页
            1.3.1 IL-8的发现与研究历史第22页
            1.3.2 IL-8的结构第22-23页
            1.3.3 IL-8的产生及分泌第23-24页
            1.3.4 IL-8的功能第24-25页
            1.3.5 IL-8与疾病第25-26页
        1.4 环加氧酶2(COX-2)第26-29页
            1.4.1 COX-2与炎症反应第27页
            1.4.2 COX-2的表达调控第27-29页
        1.5 干扰素(interferon,IFN)第29-34页
            1.5.1 干扰素基因和蛋白第30页
            1.5.2 Ⅰ型干扰素的受体第30-31页
            1.5.3 Ⅰ型干扰素的信号传导途径第31-32页
            1.5.4 干扰素产生的抗病毒蛋白第32页
            1.5.5 病毒对抗干扰素通路的策略第32-34页
        1.6 干扰素λ(IFNλ)第34-40页
            1.6.1 干扰素λ家族的发现第34-35页
            1.6.2 干扰素λ家族的结构及遗传特性第35-36页
            1.6.3 干扰素λ的表达第36-38页
            1.6.4 干扰素λ介导的信号通路第38-39页
            1.6.5 干扰素λ的生物学功能第39-40页
        1.7 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蛋白2(SOCS-2)第40-47页
            1.7.1 SOCS家族简介第40-42页
            1.7.2 SOCS-2基因的表达调控第42页
            1.7.3 SOCS调节的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第42-47页
第二部分 乙型肝炎病毒诱导炎症因子调控网络的机制研究第47-84页
    前言第47-49页
    第二章 乙型肝炎病毒诱导一种新的炎症因子调控网络第49-70页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49-52页
            2.1.1 临床样本第49页
            2.1.2 质粒第49页
            2.1.3 干扰RNA第49-50页
            2.1.4 生物化学试剂第50页
            2.1.5 抗体与检测引物第50页
            2.1.6 细菌菌种及细胞株第50-51页
            2.1.7 培养基第51页
            2.1.8 实验仪器第51-52页
        2.2 实验方法第52-59页
            2.2.1 质粒DNA的提取第52-53页
            2.2.2 哺乳动物细胞的相关实验操作第53-55页
            2.2.3 哺乳动物细胞的cDNA的制备第55-56页
            2.2.4 PCR反应第56-57页
            2.2.5 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第57页
            2.2.6 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第57-58页
            2.2.7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第58-59页
        2.3 实验结果第59-68页
            2.3.1 血清临床学IL-29、IL-8及COX-2表达水平检测第59-60页
            2.3.2 细胞学IL-29、IL-8、COX-2及PGE_2表达水平检测第60-61页
            2.3.3 IL-29在人DC细胞以及肝癌细胞系中激活IL-8的表达第61-63页
            2.3.4 HBV通过IL-29激活IL-8的表达第63-64页
            2.3.5 IL-8抑制HBV感染所诱导的IL-29第64-66页
            2.3.6 IL-8在人PBMC细胞和肝癌细胞中激活COX-2的表达第66-67页
            2.3.7 HBV通过IL-8激活COX-2的表达第67-68页
            2.3.8 COX-2抑制HBV感染所诱导的IL-8第68页
        2.4 讨论第68-70页
    第三章 IL-8对IL-29表达的调控机制的研究第70-77页
        3.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70-71页
            3.1.1 质粒第70页
            3.1.2 抗体与检测引物第70-71页
            3.1.3 实验仪器第71页
        3.2 实验方法第71-72页
            3.2.1 HBeAg、HBsAg检测第71页
            3.2.2 乙型肝炎病毒core associated DNA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第71-72页
        3.3 实验结果第72-76页
            3.3.1 IL-8抑制IL-29启动子上的ISRE活性以及IRF3/7基因的表达第72-73页
            3.3.2 IL-8抑制IL-29的受体IL-10R2的表达第73-74页
            3.3.3 IL-8具有拮抗IL-29抗乙肝病毒的能力第74-76页
        3.4 讨论第76-77页
    第四章 IL-8对COX-2表达的调控机制的研究第77-84页
        4.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77-78页
            4.1.1 质粒第77页
            4.1.2 干扰RNA第77-78页
            4.1.3 生物化学试剂第78页
            4.1.4 抗体与检测引物第78页
            4.1.5 实验仪器第78页
        4.2 实验方法第78页
        4.3 实验结果第78-82页
            4.3.1 CREB和C/EBP识别位点在IL-8调控COX-2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78-80页
            4.3.2 IL-8通过ERK以及JNK信号通路激活COX-2的表达第80-82页
        4.4 讨论第82-84页
第三部分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调控干扰素通路的研究第84-99页
    前言第84-86页
    第五章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抑制IFNα/IFNλ,激活的JAK/STAT信号通路第86-92页
        5.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86-87页
            5.1.1 质粒第86页
            5.1.2 生物化学试剂第86页
            5.1.3 抗体与检测引物第86页
            5.1.4 细菌菌种及细胞株第86-87页
            5.1.5 实验仪器第87页
        5.2 实验方法第87页
        5.3 实验结果第87-90页
            5.3.1 HBeAg在HepG2细胞中抑制IFNα/IFNλ诱导的STAT1磷酸化和p-STAT1入核第87-89页
            5.3.2 HBeAg抑制IFNα/IFNλ诱导的抗病毒基因的表达以及IFNα/IFNλ抗HBV的能力第89-90页
        5.4 讨论第90-92页
    第六章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调控IFNα/IFNλ通路的机制研究第92-99页
        6.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92-93页
            6.1.1 质粒第92页
            6.1.2 干扰RNA第92页
            6.1.3 抗体与检测引物第92-93页
            6.1.4 细菌菌种及细胞株第93页
            6.1.5 实验仪器第93页
        6.2 实验方法第93页
        6.3 实验结果第93-98页
            6.3.1 HBeAg在HepG2细胞中诱导SOCS-2的表达第93-94页
            6.3.2 HBeAg在HBV的病毒基因激活SOCS-2表达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第94-95页
            6.3.3 SOCS-2抑制IFNα/IFNλ激活的ISRE报告基因活性及STAT1磷酸化水平第95-97页
            6.3.4 SOCS-2的干扰RNA阻断HBeAg对IFNα/IFNλ激活的JAK/STAT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第97-98页
        6.4 讨论第98-99页
参考文献第99-113页
攻博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第113-114页
致谢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I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研究
下一篇:跨国公司的组织文化比较研究--以在中国的日本A企业和法国B企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