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自我”视野中的他者形象--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鬼子”形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7-10页
第一章 “鬼子”形象的流变和套话性特征第10-20页
    第一节 “鬼子”形象的流变概述第10-14页
        一、“鬼子”的词义考释第10-11页
        二、“鬼子”形象的源流第11-14页
    第二节 “鬼子”的套话性特征第14-20页
        一、负面套话——“鬼子”第14-16页
        二、套话的时间性第16-18页
        三、套话的空间性第18-20页
第二章 作为异域形象的“鬼子”形象第20-35页
    第一节 意识形态化的集体想象物第20-28页
        一、日本鬼子形象的特征第22-24页
        二、美国鬼子形象的特征第24-26页
        三、“鬼子”形象的嬗变:由“鬼”到“人”第26-28页
    第二节 “自我”与“他者”关系中的“鬼子”形塑第28-35页
        一、对他者的情感态度第28-29页
        二、自我与他者的对立模式第29-31页
        三、“鬼子”题材作品的叙述机制第31-35页
第三章 “鬼子”形象的误读与接受第35-43页
    第一节 “鬼子”形象的误读及其根源第35-39页
        一、误读现象第35-36页
        二、误读的根源第36-39页
    第二节 “鬼子”形象的传播和接受第39-43页
        一、传播和接受的方式途径第39-41页
        二、接受心理第41-43页
结语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50页
后记第50-51页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曹植乐府诗的文人化
下一篇:论张承志作品中的文化认同与身份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