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一)国内外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的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二)高等旅游教育资源及其区域分布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二)统计分析法 | 第13-14页 |
(三)系统分析法 | 第14页 |
五、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的阐释 | 第15-21页 |
一、相关概念解析 | 第15-19页 |
(一)区域及区域划分 | 第15-16页 |
(二)高等教育资源概述 | 第16-18页 |
(三)高等旅游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 | 第18-19页 |
二、理论溯源 | 第19-21页 |
(一)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第19页 |
(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第19-20页 |
(三)系统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高等旅游教育区域发展回顾 | 第21-29页 |
一、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解读 | 第21-23页 |
(一)旅游产业发展回顾 | 第21-22页 |
(二)旅游业对高等旅游教育的要求 | 第22-23页 |
二、高等旅游教育的区域发展状况 | 第23-29页 |
(一)高等旅游教育的区域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二)高等旅游教育发展成就及存在问题 | 第24-29页 |
第四章 高等旅游教育资源区域分布及差异的实证研究 | 第29-63页 |
一、高等旅游教育资源区域差异实证分析的方法论 | 第29-32页 |
(一)高等旅游教育资源分析指标的选择与构建 | 第29-31页 |
(二)区域差异分析的衡量指标 | 第31页 |
(三)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的选择 | 第31-32页 |
二、省际视角下高等旅游教育资源的差异分析 | 第32-44页 |
(一)变量间相关性分析 | 第32-33页 |
(二)高等旅游教育资源分布差异的分析 | 第33-42页 |
(三)省际视角下的高等旅游教育分布特征 | 第42-44页 |
三、全国高等旅游院校的样本差异分析 | 第44-61页 |
(一)高等旅游教育资源指标赋值 | 第44-45页 |
(二)高等旅游教育资源的聚类分析 | 第45-51页 |
(三)反映样本特征的指标的因子分析 | 第51-59页 |
(四)旅游高校分类差异及特征分析 | 第59-61页 |
四、旅游高校区域空间差异 | 第61-63页 |
第五章 高等旅游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对策 | 第63-71页 |
一、高等旅游教育资源优化的原则 | 第63-64页 |
(一)兼顾效率与公平 | 第63页 |
(二)以规模带动效益最大化 | 第63页 |
(三)兼顾短期与长期规划 | 第63页 |
(四)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 | 第63-64页 |
二、高等旅游教育资源优化与整合策略 | 第64-71页 |
(一)树立共赢思想,加快高等旅游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步伐 | 第64页 |
(二)增加高等旅游教育资源总量,缩小地区、校际间差异 | 第64-66页 |
(三)激活高等旅游教育资源存量,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 第66-68页 |
(四)采取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 | 第68-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