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融资渠道多元化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选题意义第9-10页
        1.1.1 选题的背景第9页
        1.1.2 选题的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面临的困境第15-19页
    2.1 目前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16页
    2.2 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迫切需要拓宽融资渠道第16-18页
    2.3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3章 国外高校的融资情况分析第19-26页
    3.1 国外高校的融资情况第19-24页
        3.1.1 美国高校的融资情况第19-21页
        3.1.2 英国高校的融资情况第21页
        3.1.3 韩国高校的融资情况第21-23页
        3.1.4 日本高校的融资情况第23-24页
    3.2 国外高校融资的启示第24-25页
    3.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4章 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主要融资渠道现状与问题第26-33页
    4.1 我国高校的主要融资渠道现状第26-28页
        4.1.1 财政教育经费拨款第26-27页
        4.1.2 学杂费收入第27页
        4.1.3 银行贷款第27页
        4.1.4 科研服务收入第27-28页
        4.1.5 校办产业收益第28页
        4.1.6 社会捐赠收入第28页
    4.2 我国高校现行融资渠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8-31页
        4.2.1 财政教育经费拨款的有限性第28-29页
        4.2.2 学费收入的局限性第29-30页
        4.2.3 银行贷款的风险性第30页
        4.2.4 科研服务收入的不可支配性第30页
        4.2.5 校办产业收益的不稳定性第30-31页
        4.2.6 社会捐赠的不规范性第31页
    4.3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5章 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融资渠道的拓展探索第33-42页
    5.1 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融资渠道的一般性拓展第33-37页
        5.1.1 BOT 项目融资模式第33-35页
        5.1.2 BT 项目融资模式第35-36页
        5.1.3 资产置换融资模式第36-37页
    5.2 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融资渠道的创新性拓展第37-40页
        5.2.1 BOT 与 TOT 相结合的项目融资模式第37-38页
        5.2.2 制度化的社会捐赠模式第38-40页
        5.2.3 内部职工融资模式第40页
    5.3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2-43页
    6.1 结论第42页
    6.2 展望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47页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LC的β射线吸收法粉尘浓度监测技术研究
下一篇:论以创造教育理论为指导的钢琴即兴演奏教学理念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