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水文学论文--海洋动力学论文--大洋环流论文

北部湾环流季节变化的数值模拟与动力机制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引言第13-19页
    1.1 北部湾环流研究意义第13-15页
    1.2 北部湾水文概况第15页
    1.3 北部湾环流研究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第15-17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第17-19页
        1.4.1 主要工作第17页
        1.4.2 主要创新点第17-18页
        1.4.3 本文的主要结构第18-19页
2 数值模式的建立第19-30页
    2.1 正压潮数值模式第19-27页
        2.1.1 模式简介第19-25页
        2.1.2 模式配置第25-27页
    2.2 北部湾环流模式第27-30页
        2.2.1 模式简介第27-28页
        2.2.2 模式配置第28-30页
3 北部湾的潮波系统第30-42页
    3.1 北部湾潮波研究回顾第30-31页
    3.2 北部湾正压潮数值模拟第31-38页
        3.2.1 数值模式验证第31-33页
        3.2.2 结果与分析第33-38页
    3.3 琼州海峡对北部湾潮波的影响第38-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2页
4 北部湾三维环流结构及其形成机制第42-82页
    4.1 北部湾环流研究现状第42-47页
    4.2 北部湾环流数值模式验证第47-53页
        4.2.1 海表温度第48-49页
        4.2.2 盐度第49-52页
        4.2.3 海流第52-53页
    4.3 北部湾三维环流结构第53-68页
        4.3.1 冬季第53-58页
        4.3.2 春季第58-61页
        4.3.3 夏季第61-65页
        4.3.4 秋季第65-68页
    4.4 北部湾三维环流的形成机制第68-81页
        4.4.1 风生环流第69-70页
        4.4.2 密度环流第70页
        4.4.3 边界流第70-71页
        4.4.4 潮致环流第71-81页
    4.5 本章小结第81-82页
5 北部湾冷水团的演变规律及形成机制第82-96页
    5.1 北部湾冷水团的研究现状第82-83页
    5.2 冷水团的温跃层特征及演变第83-89页
    5.3 冷水团形成机制分析第89-94页
        5.3.1 热力学机制第89-91页
        5.3.2 冷水团环流第91页
        5.3.3 地形影响第91-93页
        5.3.4 潮混合的影响第93-94页
    5.4 本章小结第94-96页
6 琼州海峡海流及其对北部湾环流结构的影响第96-106页
    6.1 琼州海峡海流研究现状第96-98页
    6.2 琼州海峡海流的季节变化第98-101页
    6.3 琼州海峡对北部湾环流结构的影响第101-104页
    6.4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7 上升流第106-114页
    7.1 上升流概述第106-107页
    7.2 海南岛西侧上升流形成机制第107-111页
    7.3 海南岛西侧上升流的季节变化第111-112页
    7.4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8 北部湾暖池第114-124页
    8.1 北部湾暖池概述第114-115页
    8.2 暖池生消周期第115-116页
    8.3 北部湾暖池形成机制第116-123页
    8.4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9 结论与展望第124-127页
    9.1 主要结论第124-126页
    9.2 研究展望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3页
致谢第133-135页
个人简历第135-136页
已发表文章目录第136-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季铵捕收剂在白钨矿浮选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下一篇:膨胀珍珠岩的改性及应急处置溢油污染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