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官二代”形象的媒介建构--以新浪网对“官二代”的报道为例(2009年至2013年)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9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第7-8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8页
    第三节 概念界析第8-12页
        一、官二代第9-10页
        二、媒介形象第10-11页
        三、新闻框架第11-12页
    第四节 文献综述第12-16页
        一、框架理论概述第12-14页
        二、媒介形象研究第14页
        三、框架理论与媒介形象建构之间的联系第14-16页
        四、“官二代”媒介形象的研究概述第16页
    第五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6-19页
        一、研究思路第17页
        二、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一章 呈现内容:“官二代”的媒介形象第19-28页
    第一节 “官二代”新闻报道的主题分析第19-23页
    第二节 “官二代”的媒介形象模式第23-28页
        一、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第23-24页
        二、漠视生命,道德冷漠第24-25页
        三、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第25-26页
        四、自力更生,追求理想第26-28页
第二章 呈现方式:“官二代”媒介形象的话语建构第28-47页
    第一节 “官二代”新闻话语的生产过程分析第28-38页
        一、“官二代”新闻报道体裁第29-30页
        二、“官二代”新闻报道的消息与新闻来源第30-35页
        三、“刻板印象”与“官二代”新闻话语的生产第35-38页
    第二节 “官二代”新闻文本的叙事学分析第38-47页
        一、二元对立的叙述结构和原型沉淀的叙事手法第39-44页
        二、符号化和标签化的叙事策略第44-47页
第三章 呈现动因:“官二代”媒介形象建构的宏观语境第47-55页
    第一节 现实土壤: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与普遍的公众焦虑第47-50页
        一、转型期中国社会公平正义的缺失第47-48页
        二、普遍的公众焦虑和集体怨恨情绪的释放第48-50页
    第二节 政治环境:网媒的崛起与公众话语权的提升第50-52页
        一、网络媒体“先声夺人”,首先突破新闻封锁第50-51页
        二、网民成为传统媒体的“护身符”和重要的消息来源第51-52页
    第三节 中介化机制:传媒市场化与新闻报道的表层化、煽情化第52-55页
        一、传媒行业的市场运作逻辑:典型的注意力经济第52-53页
        二、“眼球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新闻报道的表层化、煽情性第53-55页
第四章 “官二代”媒介形象建构之启示第55-62页
    第一节 “官二代”媒介报道产生的负面效应第55-58页
        一、形象呈现片面真实,有违客观实际第55-57页
        二、舆论绑架事实真相,易致“媒介审判”第57页
        三、强化阶层冲突意识,不利社会团结第57-58页
    第二节 “官二代”媒介传播发展的建议举措第58-62页
        一、坚持新闻报道的独立性,避免舆论绑架第59-60页
        二、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提高专业水准第60-62页
结语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JBUP物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新闻传播中的泛道德化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