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隐喻理论的高中英语短语动词习得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表格目录 | 第10-11页 |
示意图目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概论 | 第12-15页 |
1.1 研究的主题和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1.3 论文的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第15-26页 |
2.1 相关术语 | 第15-17页 |
2.1.1 短语动词的定义 | 第15页 |
2.1.2 短语动词的结构 | 第15-16页 |
2.1.3 短语动词的语义 | 第16页 |
2.1.4 小品词 | 第16-17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7-19页 |
2.2.1 认知隐喻理论概述 | 第17-18页 |
2.2.2 认知隐喻的工作机制 | 第18-19页 |
2.3 相关研究 | 第19-26页 |
2.3.1 国外短语动词的研究 | 第19-22页 |
2.3.2 国内短语动词的研究 | 第22-23页 |
2.3.3 认知隐喻理论与国内外的外语教学研究 | 第23-26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6-34页 |
3.1 研究问题 | 第26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3.3 研究工具 | 第26-27页 |
3.4 研究过程 | 第27-32页 |
3.4.1 前测(第 1 周) | 第27页 |
3.4.2 教学过程(第 2 周至第 10 周) | 第27-32页 |
3.4.3 后测(第 11 周) | 第32页 |
3.4.4 问卷调查 | 第32页 |
3.5 数据收集 | 第32-33页 |
3.6 数据分析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4-42页 |
4.1 数据描述和正态分布检验 | 第34-35页 |
4.2 独立样本 t 检验 | 第35-37页 |
4.3 成对样本 t 检验 | 第37-38页 |
4.4 问卷调查分析 | 第38-39页 |
4.5 研究结果讨论 | 第39-4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2-46页 |
5.1 研究发现 | 第42页 |
5.2 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 第42-44页 |
5.3 本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