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杆管偏磨力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杆管偏磨可视化仿真软件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软件系统总体框架搭建 | 第16-25页 |
2.1 基于 B/S 体系结构的软件系统设计 | 第16-17页 |
2.2 软件平台技术分析与选择 | 第17-18页 |
2.3 动态网页设计 | 第18-20页 |
2.4 数据库数据结构设计 | 第20-24页 |
2.5 客户端与数据库、服务器交互实现 | 第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杆管偏磨可视化仿真控件框架的建立 | 第25-42页 |
3.1 杆管偏磨可视化仿真控件结构设计 | 第25-27页 |
3.1.1 数据接口模块 | 第27页 |
3.1.2 单文档多视及人机交互模块 | 第27页 |
3.1.3 可视化仿真模块 | 第27页 |
3.1.4 算法模块 | 第27页 |
3.2 杆管偏磨可视化仿真控件中单文档多视体系的实现 | 第27-31页 |
3.2.1 单文档多视模板的建立 | 第27-29页 |
3.2.2 视窗的切分 | 第29-31页 |
3.3 单文档多视体系与 OpenGL 技术的集成 | 第31-33页 |
3.3.1 单文档多视体系中OpenGL功能的扩充 | 第31页 |
3.3.2 交互式三维模型的显示 | 第31-33页 |
3.4 控件中数据结构的建立 | 第33-36页 |
3.5 视景体控制与视窗最大化显示(FitWindow) | 第36-38页 |
3.5.1 视图缩放功能类 | 第36-37页 |
3.5.2 视图平移功能类 | 第37页 |
3.5.3 视图旋转功能类 | 第37-38页 |
3.5.4 视窗显示最大化(FitWindow)功能 | 第38页 |
3.6 人机交互操作机制 | 第38-39页 |
3.7 其他交互功能的实现 | 第39-41页 |
3.7.1 二维坐标曲线图形的绘制 | 第39-40页 |
3.7.2 Tips 功能的显示 | 第40-41页 |
3.7.3 计算结果的输出 | 第41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杆管偏磨可视化仿真控件算法 | 第42-67页 |
4.1 抽油机运动学模型与动态显示算法 | 第42-48页 |
4.1.1 抽油机运动学模型 | 第42-45页 |
4.1.2 抽油机几何模型动态显示算法 | 第45-48页 |
4.2 杆管偏磨力学模型 | 第48-52页 |
4.2.1 上冲程时杆管偏磨力学模型 | 第48-50页 |
4.2.2 下冲程时杆管偏磨力学模型 | 第50-52页 |
4.3 防偏磨治理方案 | 第52-55页 |
4.3.1 扶正器添加方案 | 第52-54页 |
4.3.2 加重杆添加方案 | 第54-55页 |
4.3.3 HDPE 内衬油管添加方案 | 第55页 |
4.4 抽油杆模型可视化仿真算法 | 第55-60页 |
4.5 接箍模型可视化仿真算法 | 第60-62页 |
4.6 油管模型可视化仿真算法 | 第62-66页 |
4.7 杆管模型显示列表 | 第66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系统应用实例 | 第67-79页 |
5.1 系统登录界面 | 第67-68页 |
5.2 数据选择接口 | 第68页 |
5.3 抽油机特性分析 | 第68-69页 |
5.4 运行状态接触轨迹分析 | 第69-75页 |
5.5 防偏磨方案 | 第75-77页 |
5.6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7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