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的马铃薯外部品质检测与分级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3页 |
1.1.1 我国马铃薯生产现状 | 第10页 |
1.1.2 农产品无损检测与分级方法 | 第10-12页 |
1.1.3 马铃薯无损检测与分级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机器视觉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1 机器视觉概述 | 第13页 |
1.2.2 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产品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1.3 农产品无损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农产品无损检测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农产品无损检测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3.3 农产品重量分级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马铃薯外部品质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页 |
1.4.1 马铃薯外部缺陷检测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1.4.2 马铃薯重量分级存在的问题 | 第16页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2 马铃薯外部品质检测总体设计 | 第17-19页 |
3 马铃薯外部缺陷检测系统设计 | 第19-27页 |
3.1 马铃薯图像采集系统设计 | 第19-22页 |
3.1.1 摄像机与计算机 | 第20-21页 |
3.1.2 红外对射传感器 | 第21-22页 |
3.2 马铃薯外部缺陷检测 | 第22-27页 |
3.2.1 几种常用的颜色模型 | 第22-24页 |
3.2.2 马铃薯外部缺陷种类 | 第24页 |
3.2.3 基于标准差的外部缺陷检测 | 第24-27页 |
3.2.4 外部缺陷判定 | 第27页 |
4 重量分级控制系统设计 | 第27-40页 |
4.1 主要部件选取 | 第28-33页 |
4.1.1 单片机选取 | 第28-30页 |
4.1.2 称重传感器选择 | 第30-31页 |
4.1.3 信号放大与 AD 转换模块 | 第31-32页 |
4.1.4 电磁铁选择 | 第32-33页 |
4.2 重量分级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33-36页 |
4.2.1 触发模块 | 第33-34页 |
4.2.2 单片机与 PC 机串口通信电路 | 第34页 |
4.2.3 重量分级电路 | 第34-35页 |
4.2.4 报警电路 | 第35-36页 |
4.2.5 LCD 液晶显示接口电路 | 第36页 |
4.3 品质检测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36-40页 |
4.3.1 编程环境简介 | 第37-38页 |
4.3.2 图像实时采集模块 | 第38页 |
4.3.3 图像处理模块 | 第38-39页 |
4.3.4 重量分级模块 | 第39-40页 |
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5.1 试验材料选取 | 第40页 |
5.2 外部缺陷检测试验 | 第40页 |
5.3 链速与图像采集匹配速度试验 | 第40-42页 |
5.3.1 试验装置 | 第40-41页 |
5.3.2 试验方法 | 第41页 |
5.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2页 |
5.4 重量分级试验 | 第42-43页 |
5.4.1 试验装置 | 第42页 |
5.4.2 试验方法 | 第42页 |
5.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6 结论 | 第43-44页 |
7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程序清单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