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人工神经网络与计算论文

基于改进T-S模糊神经网络的PMSM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3页
        1.1.1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1.2 交流永磁同步控制策略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1.3 模糊神经网络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3-14页
        1.2.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页
        1.2.2 研究内容第13页
        1.2.3 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第13-14页
    1.3 论文主要内容的安排第14-15页
    1.4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2章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第16-34页
    2.1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第16-18页
        2.1.1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结构第16-17页
        2.1.2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第17-18页
    2.2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方法第18-22页
        2.2.1 i_d=0 控制第19-20页
        2.2.2 cos? =1 控制第20-21页
        2.2.3 最大转矩/电流控制(MTPA)第21-22页
        2.2.4 最大输出功率控制第22页
        2.2.5 弱磁控制第22页
    2.3 i_d=0 时的矢量控制理论第22-26页
        2.3.1 坐标系变换第23-24页
        2.3.2 坐标变换第24-26页
    2.4 SVPWM模块原理第26-31页
        2.4.1 扇形判断第28-29页
        2.4.2 不同扇区中两个相邻非零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第29页
        2.4.3 作用时间T_1和T_2第29-30页
        2.4.4 计算空间电压矢量切换点ta1、tb1、tc1第30页
        2.4.5 脉冲输出模块第30-31页
    2.5 电流环与转速环第31页
        2.5.1 电流环第31页
        2.5.2 转速环第31页
    2.6 交流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第31-32页
    2.7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3章 控制策略设计第34-46页
    3.1 模糊神经网络第34-37页
    3.2 T-S模糊神经网络第37-38页
    3.3 T-S模糊神经网络的优化第38-43页
        3.3.1 网络参数稳定域第39-41页
        3.3.2 网络参数最优值优化第41-43页
    3.4 离线网络训练样本选取第43-45页
    3.5 优化算法步骤第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控制系统仿真结果的分析对比第46-54页
    4.1 MATLAB下simulink实验平台第46-51页
        4.1.1 坐标变换模块第46-47页
        4.1.2 SVPWM仿真模块第47-50页
        4.1.3 电流环PID控制器参数调整第50-51页
    4.2 系统仿真图第51页
    4.3 仿真结果第51-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第60-61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方风电备件供应物流体系构建
下一篇:考虑P2G多源储能型微网日前最优经济调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