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论文

农业经营主体分化视角下农机作业服务的发展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章 引言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研究综述第11-16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8页
    1.5 数据来源及获取第18-21页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第21-22页
第二章 农业经营主体分化之演变、现实观察及趋势判断第22-37页
    2.1 农业经营主体分化的概念界定第22-23页
    2.2 农业经营主体分化的理论回顾与观点讨论第23-24页
    2.3 制度改革、政策变化与农业经营主体分化第24-28页
    2.4 农业经营主体分化的现实观察——以水稻经营主体为例第28-34页
    2.5 农业转型背景下经营主体进一步分化的趋势判断第34-37页
第三章 农机作业服务发展的理论解释、历程回顾及现实意义第37-44页
    3.1 农机作业服务发展的理论解释第37-38页
    3.2 农机作业服务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第38-41页
    3.3 农机作业服务的主要特征第41-42页
    3.4 发展农机作业服务的现实意义第42-44页
第四章 农机作业服务需求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水稻经营主体分化的视角第44-64页
    4.1 理论框架:不同类型经营主体的行为逻辑第44-47页
    4.2 经营主体之间的服务需求比较分析第47-49页
    4.3 种植环节之间服务需求行为差异形成的原因第49-50页
    4.4 经营主体分化结果对服务需求行为的影响第50-56页
    4.5 不同类型经营主体的服务需求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第56-61页
        4.5.1 规模经营主体:外包作业服务,还是自购农业机械?第56-59页
        4.5.2 普通农户的服务需求行为影响因素及比较分析第59-61页
    4.6 政策变量对服务需求行为的影响第61-62页
    4.7 主要研究发现与启示第62-64页
第五章 农机作业服务供给的现状、评价及供需失衡的原因第64-77页
    5.1 农机作业服务供给的发展演变第64-66页
    5.2 农机作业服务供给的现状特征第66-72页
    5.3 不同类型经营主体对服务供给的评价第72-73页
    5.4 服务供需失衡在不同类型经营主体中的表现第73-75页
    5.5 供给层面导致服务供需失衡的原因探讨第75-77页
第六章 农机作业服务供给模式及比较分析第77-90页
    6.1 农机作业户供给模式第77-79页
    6.2 农机专业合作社供给模式第79-82页
    6.3 土地托管基础上的供给模式第82-85页
    6.4 服务公司供给模式第85-87页
    6.5 不同类型服务供给模式的比较分析第87-89页
    6.6 进一步讨论第89-90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第90-99页
    7.1 研究结论第90-92页
    7.2 扩展讨论:农机作业服务未来发展的环境变化及新要求第92-96页
    7.3 政策建议第96-99页
参考文献第99-110页
附录第110-127页
致谢第127-129页
个人简介第129-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任务设计与个体的内在动机:认知神经科学视角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的绩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