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号非线性调控及高速传输技术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9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8页 |
1.2 光信号调控技术进展 | 第18-25页 |
1.2.1 全光数字信号处理 | 第19-20页 |
1.2.2 微波光子信号的失真补偿 | 第20-25页 |
1.3 光信号传输技术进展 | 第25-27页 |
1.3.1 光时分复用技术 | 第25页 |
1.3.2 波分复用技术 | 第25-26页 |
1.3.3 偏振复用技术 | 第26页 |
1.3.4 其他多维复用技术 | 第26-27页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第2章 基于光纤效应的光信号调控及传输理论分析 | 第29-53页 |
2.1 引言 | 第29页 |
2.2 光子系统关键器件 | 第29-32页 |
2.2.1 直接调制关键器件 | 第30-31页 |
2.2.2 外调制关键器件 | 第31-32页 |
2.3 数字传输系统光纤效应分析 | 第32-36页 |
2.3.1 色度色散效应 | 第32-33页 |
2.3.2 偏振模色散效应 | 第33-34页 |
2.3.3 自相位调制效应 | 第34-35页 |
2.3.4 四波混频效应 | 第35-36页 |
2.4 微波光子系统光纤效应分析 | 第36-42页 |
2.4.1 色度色散、偏振模色散和非线性的影响 | 第36-38页 |
2.4.2 色度色散与偏振模色散的影响 | 第38-40页 |
2.4.3 色度色散与非线性的影响 | 第40-42页 |
2.5 光纤效应下微波光子系统关键参数分析 | 第42-51页 |
2.5.1 链路增益 | 第42-43页 |
2.5.2 噪声指数 | 第43-45页 |
2.5.3 非线性失真与无杂散动态范围 | 第45-47页 |
2.5.4 光纤线性及非线性失真对关键参数的影响 | 第47-5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3章 基于非线性的全光数字信号处理 | 第53-68页 |
3.1 引言 | 第53页 |
3.2 基于非简并四波混频的相位敏感放大 | 第53-58页 |
3.2.1 相位敏感放大原理 | 第53-55页 |
3.2.2 仿真装置与结果 | 第55-58页 |
3.3 基于级联四波混频效应的波长组播 | 第58-62页 |
3.3.1 波长组播原理 | 第58-59页 |
3.3.2 实验装置与结果分析 | 第59-62页 |
3.4 基于四波混频效应的光信噪比监控 | 第62-67页 |
3.4.1 监控原理 | 第63-65页 |
3.4.2 实验装置与结果分析 | 第65-6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4章 微波光子信号非线性补偿 | 第68-98页 |
4.1 引言 | 第68页 |
4.2 微波光子信号色散补偿技术 | 第68-82页 |
4.2.1 基于预失真技术的色散补偿 | 第68-72页 |
4.2.2 基于偏振效应的色散补偿 | 第72-77页 |
4.2.3 基于偏振分集结构的宽带色散补偿技术 | 第77-82页 |
4.3 微波光子信号自适应非线性补偿技术 | 第82-87页 |
4.3.1 自适应补偿原理 | 第82-85页 |
4.3.2 实验装置及结果分析 | 第85-87页 |
4.4 微波光子信号色散与非线性同时补偿技术 | 第87-96页 |
4.4.1 色散与非线性同时补偿原理 | 第88-92页 |
4.4.2 实验装置及结果分析 | 第92-9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5章 高速多偏振态光信号传输技术 | 第98-117页 |
5.1 引言 | 第98页 |
5.2 四偏振态强度调制信号传输技术 | 第98-107页 |
5.2.1 复用及解复用原理 | 第98-103页 |
5.2.2 仿真系统结构 | 第103页 |
5.2.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03-104页 |
5.2.4 解调方案改进与结果分析 | 第104-107页 |
5.3 四偏振态光载无线信号传输技术 | 第107-111页 |
5.3.1 复用及解复用原理 | 第107-108页 |
5.3.2 仿真系统结构 | 第108-109页 |
5.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09-111页 |
5.4 四偏振态二进制相位调制信号传输技术 | 第111-115页 |
5.4.1 复用及解复用原理 | 第111-113页 |
5.4.2 系统实验装置 | 第113-114页 |
5.4.3 传输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114-11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17-119页 |
致谢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39页 |
本论文缩略词列表 | 第139-142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142-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