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知识产权行为保全实质要件研究

致谢第3-4页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5页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3页
        (一)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2页
        (二)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三、分析方法第13页
    四、本文创新之处第13-15页
第一章 知识产权行为保全制度概述第15-22页
    一、知识产权行为保全制度的渊源与作用第15-17页
        (一) 知识产权行为保全制度的渊源第15-16页
        (二) 知识产权行为保全制度的作用第16-17页
    二、我国的知识产权行为保全制度第17-19页
        (一) 行为保全的定义与分类第17页
        (二) 关于知识产权行为保全的法律第17-18页
        (三) 关于知识产权行为保全的司法解释第18-19页
    三、我国知识产权行为保全制度存在的问题第19-20页
        (一) 裁判文书过于简略第19页
        (二) 实质要件过于模糊第19-20页
        (三) 忽视被申请人和公众的利益第20页
    四、《规定》中的行为保全制度第20-22页
第二章 “申请的事实基础与法律依据”之分析第22-29页
    一、申请人的权利基础是否稳定第22-24页
        (一) 经过实体审查的权利第22-23页
        (二) 没有经过实体审查的权利第23-24页
    二、侵权成立的可能性第24-29页
        (一) 我国法律中侵权成立的认定标准第24-25页
        (二) 审判实务中的标准第25-26页
        (三) 建议标准:足够程度的确定性第26-29页
第三章 “难以弥补的损害”之考量第29-36页
    一、“难以弥补的损害”的一般性定义第29-31页
    二、“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具体情形第31-36页
        (一) 商誉与人身性质的权利第31-32页
        (二) 侵权行为难以控制,显著增加申请人损害第32页
        (三) 明显蚕食申请人的相关市场份额第32-34页
        (四) 其他难以弥补的损害第34-36页
第四章 “双方利益平衡”之研究第36-40页
    一、“双方利益平衡”的来源第36-37页
    二、“双方利益平衡”的审查原则第37-40页
        (一) 考虑被申请人有无难以弥补的损害第37-38页
        (二) 考虑被申请人的主观故意第38-40页
第五章 “社会公共利益”之衡量第40-45页
    一、在知识产权行为保全中考虑“社会公共利益”的意义第40-41页
    二、定义知识产权行为保全中的“社会公共利益”第41-43页
        (一) 根据上位法律解释“社会公共利益”第41-43页
        (二) 根据个案具体分析第43页
    三、“社会公共利益”衡量的域外借鉴第43-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研究
下一篇:小学中高年段英语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