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2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2. 银行系寿险公司银行代理渠道的价值与作用机理 | 第13-20页 |
2.1 银行系寿险公司与非银行系寿险公司的比较 | 第13-16页 |
2.1.1 母行网点资源的支持 | 第13页 |
2.1.2 母行渠道业务的支撑 | 第13-15页 |
2.1.3 母行信息系统的共享 | 第15页 |
2.1.4 母行人才和经营理念的融合 | 第15页 |
2.1.5 母行风险评估体系的协助 | 第15-16页 |
2.2 银行代理渠道对银行系寿险公司的价值 | 第16-18页 |
2.2.1 业务贡献价值 | 第16-17页 |
2.2.2 商誉提升价值 | 第17页 |
2.2.3 客户资源价值 | 第17-18页 |
2.3 银行系寿险公司银行代理渠道的作用机理 | 第18-20页 |
2.3.1 银保双方互补效应 | 第18页 |
2.3.2 银保双方经济协同效应 | 第18-19页 |
2.3.3 风险管控的融合 | 第19-20页 |
3. 银行系寿险公司银行代理渠道的发展 | 第20-28页 |
3.1 银行系寿险公司银行代理渠道现状 | 第20-23页 |
3.1.1 参股银行代理渠道现状 | 第20-22页 |
3.1.2 非参股银行代理渠道现状 | 第22-23页 |
3.2 银行系寿险公司银行代理渠道产品现状 | 第23-25页 |
3.2.1 分红型寿险产品为主 | 第23-25页 |
3.2.2 投资成分重,产品同质化 | 第25页 |
3.3 银行系寿险公司银行代理渠道的发展问题 | 第25-28页 |
3.3.1 依赖参股银行渠道,缺乏新渠道开发动力 | 第25-26页 |
3.3.2 产品开发定位单一,退保压力大 | 第26页 |
3.3.3 团队技能发展不全,自主销售能力不足 | 第26页 |
3.3.4 行业竞争压力大,不易开发新市场 | 第26页 |
3.3.5 母行竞争易传导,他行代理易受限 | 第26-27页 |
3.3.6 他行渠道开发不能纯粹复制现有模式 | 第27-28页 |
4. 国外银保渠道发展的经验 | 第28-34页 |
4.1 国外银保渠道发展 | 第28-31页 |
4.1.1 法国银保渠道发展 | 第28-30页 |
4.1.2 美国银保渠道发展 | 第30-31页 |
4.1.3 日本银保渠道发展 | 第31页 |
4.2 国外银保渠道发展的经验 | 第31-34页 |
4.2.1 合适的代理合作银行 | 第31-32页 |
4.2.2 稳定的渠道合作关系 | 第32页 |
4.2.3 成功的渠道产品战略 | 第32-33页 |
4.2.4 优化的渠道服务品质 | 第33-34页 |
5. 银行系寿险公司的银行代理渠道发展建议——以工银安盛人寿为例 | 第34-42页 |
5.1 工银安盛人寿的发展概述 | 第34-35页 |
5.2 工银安盛人寿的营销渠道 | 第35-36页 |
5.2.1 营销渠道的基本概况 | 第35页 |
5.2.2 营销渠道的比较及银保渠道发展优势 | 第35-36页 |
5.3 工银安盛人寿的银行代理渠道发展建议 | 第36-42页 |
5.3.1 深化母行合作,开发他行合作 | 第36-37页 |
5.3.2 稳固银保合作关系,发展协同合作项目 | 第37-39页 |
5.3.3 注重产品协同开发,拓宽产品宣传模式 | 第39-40页 |
5.3.4 升级网点品质服务,加强业务售后服务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页 |